国信证券-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双碳政策产业齐发力,新旧能源共振-220704

《国信证券-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双碳政策产业齐发力,新旧能源共振-220704(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双碳政策产业齐发力,新旧能源共振-220704(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双碳”发展历程。 从京都到巴黎,构建全球减排框架:1992年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原则;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建立了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2015年签订的《巴黎协定》设定了国家自主贡献,强调“自下而上”的减排体系。 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中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我国新能源资源储量巨大,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能源变革信心。 碳排放现状、政策及举措。 行业占比和排放趋势:中国碳排放2020年已达到113.1亿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44%,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领域,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77%,电力、钢铁、水泥、交通等是重点排放行业。 碳排放量将在2028?2029年达峰,峰值约122亿吨。 我国围绕双碳大目标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碳减排的产业政策与规划。 碳减排主要措施:前端加强能源结构的调整,中端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后端增强资源循环利用水平等。 新旧能源共振、择优均衡配置。 电化学储能市场爆发:“新能源+储能”应用场景拉动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提升,预计2026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2022-26年复合增速为69.2%。 “风光储车”行情持续,碳减排过程的长期逻辑或对能源金属板块形成利好,配置思路上新旧能源均匀配置或为更优选。 北上资金“前瞻交易信号”视角下,新旧能源共同配置有望换取更大超额收益。 绝对收益视角下,新旧能源共同配置有望实现互利双赢。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931755)投资价值。 指数成分股包含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 相比主要碳中和主题指数主板占比较大,行业分布更分散: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有色金属、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权重分别为39.43%、14.40%、10.53%。 成分股为沪深主板个股的数量占比达到85%,覆盖相关产业链的上下游范围。 充分体现新能源+旧产能减排:新能源成分股数量为45个,权重之和为61.14%,旧产能减排成分股数量55个,权重之和为38.86%。 指数业绩表现较好:2017年06月30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6.90%,年化夏普比率为0.78,年化波动率为23.58%,最大回撤为34.13%,业绩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数。 富国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561193)。 基金募集期为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6日,拟任基金经理为王乐乐。 截至2021年6月30日,富国基金在管34只ETF产品,合计管理规模达到237.40亿元。 在管多只行业龙头ETF产品,为主板权重占比超过85%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已经布局了多只双碳行业主题产品,形成了以双碳ETF为核心,稀土+锂电池+智能汽车等遍及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双碳主题ETF产品体系。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