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机遇-220703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机遇-220703(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研究: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投资价值分析,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机遇-220703(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碳中和”是应对全球环境变暖问题的重要手段。 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经济发展、提升我国能源安全均有重要意义。 通过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替代传统火电,通过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短期内我国降低碳排放、达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碳减排”的浪潮下,我国相关产业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巴黎协定促进全球迈向“碳中和”。 2015年12月,《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推动各方积极向绿色可持续的增长方式转型,至今已经有超过30个国家出台了本国碳达峰或者碳中和的政策目标,其中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全球碳中和实施路径:全球碳减排主要依靠在发电部门降低化石能源使用,进行能源的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型新能源。 光伏、风电、生物质能以及水电等新型能源到2050年将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66%,占全球发电总量的86%。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投资价值。 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931755.CSI)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截至6月30日,电新行业为主,行业分布较为分散:电新、有色金属、电力及公用事业、建材、基础化工行业权重分别为39.43%、14.40%、10.53%、8.46%、8.43%,其它行业权重均小于5%。 成分股平均市值1033.75亿元:成分股平均市值位于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之间,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指数整体的43.45%,有5只个股PE指标处于上市以来50%分位数以内。 预期未来3年业绩增长稳健可观:2022-2024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9.11%、10.68%、11.80%,市盈率为25.52,处于指数基日以来78.87%的分位点。 指数业绩表现较好:2017年06月30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年化收益率为16.90%,业绩表现优于主要宽基指数。 南方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159639.OF)。 基金募集期为2022年7月4日至2022年7月6日,拟任基金经理为朱恒红。 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方基金共成立33只ETF产品,涵盖宽基指数型ETF、主题指数型ETF、策略指数型ETF等股票型ETF以及货币型ETF,合计管理规模为870.48亿元,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南方中证全指房地产ETF、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均为其明星产品。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本报告基于客观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