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期货-股指期货半年报-220624

《银河期货-股指期货半年报-220624(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期货-股指期货半年报-220624(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上半年走势回顾股指市场上半年走势主要分成两部分:(一)年初到4月下旬,大幅下跌阶段。 这段期间上证指数从去年12月份最高点3708点大幅下跌到4月27日的2863点。 这一阶段股市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有美联储加息预期、俄乌冲突和新冠病毒继续施虐造成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1.在1月初市场就有关于美联储加息的预期,1月25日至26日,美联储将迎来本年度第一次议息会议,美国时间1月26日,1月份FOMC议息会议召开,会议决定维持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不变。 此次会议的重要看点是会后声明中明确了加息的条件很快具备以及3月份将结束taper,管理通胀风险仍是美联储当前的首要任务。 同时对于缩表而言,相比于12月份的议息会议而言释放了未来更快缩表的信号。 总的来看,本次会议释放了较为清晰的紧缩路径,市场整体解读仍然处在释放偏鹰信号的通道中。 从发布会鲍威尔的发言来看,首先明确了当前阶段通胀风险仍然是较大的,他提出了“通胀仍然‘显著地高于’2%这一长期通胀目标。 瓶颈和供应链问题正抑制生产,而那些推高通胀的因素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 我们对薪资上涨可能会传导至物价保持警惕。 预计供给侧的缓和速度将逊色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这些表述表明当前阶段管理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重要任务。 其次,虽然本次会议没有点阵图明确加息速度,但鲍威尔表示,“不排除FOMC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在不威胁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有相当大的加息空间”,这一暗示信号和市场预期的2022年美联储加息4次相吻合。 最后,在缩表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鲍威尔表示“我们的确监控收益率曲线的倾斜度问题。 2/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差非常符合趋势”,表明当前美债利率抬升带来的紧缩效应尚在美联储的预期之内。 从发布会后的短期市场走势来看,美短端和长端国债收益率大幅反弹,美元偏强势黄金回落明显,会议前美股反弹会议后美股冲高回落。 据当时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3月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0%,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7.6%,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2.4%;5月维持利率在0%-0.25%区间的概率为0%,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1.4%,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60.7%,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7.9%。 3月17日凌晨,美联储公布最新议息声明,委员们以8比1的投票将政策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bp至0.25到0.5%,并预计“持续加息是适当的”。 议息声明中,美联储删除了疫情的负面影响,着重强调通胀压力,讨论了俄乌冲突的可能影响。 利率点阵图中,美联储大幅上修2022-2024年的利率预测,暗示本轮加息周期的幅度或超上轮。 其中,有12位官员(占比超2/3)预计2022年至少加息7次(1次为25bp),远超过去年12月预测的3次。 此外,超过1半的官员预计2023年底前基准利率将上调至2.75%以上,远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1.5%。 这意味着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的次数或将达到11次以上,超过上轮周期的9次。 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抗通胀为首要任务,淡化经济衰退风险。 具体来看,鲍威尔认为“将采取一切工具,避免通胀长期高企,假若通胀数据超预期,美联储将会更快加息”,再次表明抗通胀的决心。 鲍威尔淡化了美国经济衰退担忧,表示“经济状况强劲,能够承受货币政策收紧”。 对于市场关心的缩表,鲍威尔称“最快5月公布缩表计划,框架将与上一次相似,但速度更快”。 美联储的快速加息和缩表预期对股市造成巨大压力。 2.2月24日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经济、金融、能源等多个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制裁,而乌克兰则获得了巨额的军事、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 与此同时,俄乌冲突的“冲击波”已传遍全球,世界正面临多重挑战。 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能源价格急剧上涨。 俄罗斯是世界第三大产油国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 俄罗斯每日出口500万桶原油,占世界原油贸易的12%。 俄罗斯的汽油产量是2.85万桶,占世界成品油贸易的15%。 俄罗斯石油60%出口欧洲,10%出口中国。 第二,全球稀有金属和原材料价格急剧上升。 俄罗斯是钛、钯、氖、镍、白金、铝等关键战略矿产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 俄罗斯是世界主要镍、铜和铁的生产国,俄罗斯控制全球10%的铜储量。 2月27日起,煤和镍价格飙升,钯、钢、铝和铁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上升。 第三,全球粮食供应出现短缺。 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占全球谷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乌克兰的播种季节已经到来,俄乌冲突意味着粮食短缺将发生持久影响。 第四,间接影响:通胀导致美联储快速加息。 虽然美国通胀不完全是俄乌冲突导致的,但俄乌冲突强化了美通胀。 美联储称俄乌冲突对美国经济和通胀有何影响还难以判断。 通胀率的上升会形成物价和工资上涨的恶性循环。 供给冲击+升息=滞胀。 这种威胁是存在的。 俄乌冲突的负面影响也令股市承压。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2022年1月下旬全球日新增确诊病例峰值突破了400万,如果考虑无症状感染病例数,全球日新增感染人数可能超过1000万。 截至3月31日,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612万,单1月下旬以来就新增死亡54.2万例。 3月下旬日平均新增病例维持在150万左右。 当时包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累计感染人数都超过总人口的一定比例,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免疫缺口比较明显,而且病毒仍在进一步演变过程中,这加大了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 从而对未来经济发展有一定压力的预期也反应在股市上。 4.上海疫情爆发。 2022上海疫情在2月28日开始的,因为在2022年3月1日下午,上海市举行了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3月1日新增1例本土病例,表示此病例为56岁女性退休人员,在28日下午因发热前往同济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在3月1日上海市疾控中心复核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到3月15日上海全市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0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随后疫情数据快速增加,到高峰时每天最多达到25000例左右。 上海疫情的爆发严重影响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也给全国疫情管控造成压力,全国多个地区实行封闭管控,对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5.上半年国内经济总体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比较明显。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做出来很多努力,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增强,原煤等初级产品供给增加,财政支出进度快于往年。 但受国际地缘政治事件影响,包括能源、有色金属和粮食在内的商品价格短时间内大幅上涨,客观上降低了我国政策措施缓解供给冲击的效果。 在财政支出进度加快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投资需求有所增长;同时,在疫情防控更加精准有效的情况下,春节期间居民出行和消费状况也好于上年,但在更具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毒株的影响下,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大。 上半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出行、物流以及房产销售等经济活动明显减弱,需求收缩的压力仍在。 预期的扭转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在供需两端未出现持续性好转、国际环境复杂性上升、境内疫情有所反复的情况下,预期转弱的情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二)4月下旬至今震荡回升阶段。 这一阶段回升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政策对经济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再有就是股市跌到估值低位,做多价值凸显。 1.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大稳岗促就业政策力度,保持就业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听取交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堵点、畅通循环。 会议指出,稳就业是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关键支撑,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采取更有力举措稳就业。 一要推进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复工达产,特别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交通物流企业、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等正常运转,对困难大的要采取“点对点”帮扶。 二要着力支持市场主体稳岗。 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由5个特困行业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 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 支持地方对特困行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继续给予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资费优惠,为线上就业创业、居家办公降成本。 企业可与职工协商弹性工作制稳岗。 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就业。 三要拓展就业岗位。 四要做好就业服务和兜底保障。 五要压实各地稳就业责任,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创造性落实,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 会议指出,交通物流是市场经济的经脉,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撑。 针对近期部分地区物流受阻,国务院建立了工作机制。 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物流畅通保供,加强部门协同和跨区联动,畅通国际国内物流。 一要保障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运行。 督促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应开尽开,疏通机场、港口集疏运,支持平台、快递等企业增加运力。 二要打通物流微循环。 推动因疫情关停的快递等网点有序恢复运营和快递员返岗。 保障农村公路畅通和农资农产品运输。 三要强化重点区域、行业和企业物流保障。 备足用好应急物资中转站,实行非接触式接驳,确保民生物资、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货物、进出口产品等运输。 四要加强对货运经营者帮扶。 5月1日至年底,对符合条件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 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 合理支持车贷延期还贷。 五要确保车辆通行证应发尽发、快申快办、全国互认。 推广对货车司机运输过程中免费核酸和抗原检测。 后期国务院等部门又多次召开各种会议加大对经济支持力度。 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给股市带来了较强的信心,股指市场从4月27日之后稳健上涨。 2.股债利差显示从估值角度看出现“抄底信号”。 股债利差是一种通过比较股票和债券两种大类资产的性价比,来得出配置结论的指标。 一般来说,股债利差是通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减去债券的预期收益率得出的。 而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通常会将沪深300的市盈率倒数作为股票的预期收益率;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债券的预期收益率。 当股债利差较大时,就意味着股票的性价比更高,是配置的好时机;如果较低,则意味着债券的性价比较高,更适合当前配置。 从历史走势来看,股债利差共有三次明显的低点,跌至3%以下,分别为2015年中旬、2018年1月和2021年的2月,而这三个时间点也正是沪深300指数的顶部区域。 而当股债利差处于相对高点,大于6%时,沪深300也大都处于相对低位,而后就迎来了一定的反弹行情。 而2022年4月份股债利差又重新在6%左右,这给市场从估值角度投资的资金很强的支撑。 3.5月份上海疫情明显好转。 4月1日,上海全域静态管理,上海疫情在4月中旬达到高峰新增病例日超过2万例,之后逐渐回落。 2022年5月15日5月14日0时~15日0时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6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203例。 到5月下旬上海疫情病例数据进一步快速回落,给市场带来抗疫成功的信心,股市逐级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