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

上传日期:2022-06-17 17:37:24 / 研报作者:刘怡庆王丽君印文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pdf
大小:772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
文本预览:

《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9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银行-债券市场2022年三季度展望:风物渐暖时,债市需谨行-220617(92页).pdf(9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基本观点海外市场:二季度,全球疫情大幅下降至低水平,疫情对经济制约已较弱。

俄乌冲突陷入消耗战,欧盟对俄制裁升级,全球能源、粮食价格高企,通胀压力仍很大。

美国强劲内需有所转弱,终端通胀水平继续上行,“滞胀”风险加大。

美联储开始大幅收紧货币政策,6月时隔28年再次大幅加息75BP。

美债期限结构平行上移,三季度可能熊平。

在美联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和美债收益率急速上行推动下,美元大幅走强,三季度美国经济仍可能相对欧洲较好,美元可能震荡稍走升。

欧元区终端通胀压力加大,但俄乌战争冲击下,欧央行政策收紧较犹豫,欧元大幅走贬,后续政策有所收紧将缓解贬值压力,欧元三季度预计稍走贬。

日本通胀水平适中,日央行维持大幅宽松和收益率曲线控制,美日利差大幅走扩,日元暴跌,三季度可能震荡稍走贬。

中美利差倒挂和国内疫情冲击下,人民币先急速走贬后步入震荡,三季度预计人民币以震荡为主。

宏观基本面:二季度以来,经济面临多重下行压力:一是地产投资低迷,二是疫情冲击,三是出口增速整体下行。

从5月数据来看,地产和疫情的冲击有所缓解,经济从底部开始修复。

工业生产也陆续恢复,但尚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基建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发挥了稳定器功能。

出口增速反弹,短期内预计保持韧性。

失业率整体有所下降,但青年团体就业压力继续攀升,稳就业压力仍然较大。

因此短期内稳增长仍然是当前政策的重点,国务院也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向后看,随着6月上海加速复工、稳增长政策落地,经济整体预计延续好转趋势。

货币政策及流动性:总体而言,流动性近无虑而远有忧,短期内宽货币的环境暂不会发生改变。

从基本面来看,尽管5月经济、金融数据显示经济从底部反弹,但数据细项显示经济复苏的持续性有待考察,客观上要求货币政策短期内保持宽松。

从央行态度来看,其最新发言也表明将进一步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但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增加了“兼顾内外平衡”的措辞,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对我国货币政策形成制约,预计三季度MLF降息的概率较低,更多的结构性政策可期。

从长期来看,资金利率有回归均值的特征,市场利率大概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资金价格长时间在政策利率以下持续运行的概率较小。

因此待经济从底部反弹展现出其持续性,资金面会回归中性,在此之前宽货币的环境仍会持续。

利率债策略:二季度以来,债券收益率整体维持窄幅震荡,在宽松的资金面和稳增长的预期之间摇摆。

经济基本面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开始修复,但现阶段失业率居于高位,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

短期内货币政策预计保持宽松状态,为债市提供一定安全边际,但政策利率调低的概率较低。

从中期看,货币政策制约因素增多。

三季度CPI即将上行至2.5%以上,中美货币政策周期的错位也带来汇率贬值和资金外流压力,货币政策面临的掣肘增多,资金利率可能低位回升。

预计债券收益率短期维持震荡走势,中长期警惕资金面收紧所带来的上行风险。

交易盘建议保持谨慎,密切关注资金利率波动,及时止盈。

配置盘可继续对持仓进行结构调整,将短端置换为中长端曲线凸点,如5Y国债、7Y政金债。

信用债策略:2022年以来,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政府出台一揽子刺激政策,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市场流动性充裕,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信用利差持续压缩。

中高等级品种交易拥挤,部分机构选择信用下沉以追求收益,AA等级品种信用利差出现较大幅度压缩。

后续来看,随着疫情逐步受控,资金宽松预期减弱,地方债供给放量也将挤压信用债配置空间。

当前各等级信用利差均被压缩至历史低位,建议适度止盈,待收益率回调后再择优参与。

从主要配置品种来看,政策东风下城投安全边际仍然较高;地产政策边际放松,但疫情冲击下地产销售疲弱,行业拐点仍有待观察,建议保持谨慎。

从上市公司年报来看,电力设备、钢铁、家用电器等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均有好转,可关注相关行业投资机会。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