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复工复产推进,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升温-220605

《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复工复产推进,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升温-22060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金融市场分析周报:复工复产推进,经济基本面修复预期升温-220605(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PMI:稳增长政策加强,尤其是加快实行疫情解封措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景气度均有提升,但重回扩张区间需要一定时间。 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逐步解封及复工复产下,市场景气度有所回升,5月制造业PMI为49.6,回升2.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47.8,大幅回升5.9个百分点,不过两大PMI仍处于萎缩区间,说明经济改善空间仍存。 随着疫情继续好转,大量支持发展政策出台,PMI数据将延续改善,预计6月将回到荣枯线附近。 资金面分析:央行公开市场完全对冲到期量,跨月结束资金价格有所回落;政府债存加速融资可能,需关注资金面变化及央行动作。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4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累计进行了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完全对冲到期量。 随跨月结束,资金价格有所回落。 资金面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但6月政府债融资存在加速可能,叠加前期降准及上缴利润后央行未再对资金面市场进行大额补充,届时资金面存在波动增大的可能,需关注央行相应动作。 利率债:在交易复苏的市场环境下,债市面临压力,但是长债收益率的斜率及空间取决的社融及工业生产的修复力度。 从经济基本面来看,4月社融和经济数据均超预期走弱,5月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近期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当前疫情虽然迎来拐点,但高频数据显示5月消费、地产销售情况等仍未企稳。 从政策来看,近期稳增长政策涉及扩内需、保就业,促消费,同时各地房地产政策持续放松。 即使疫情影响逐渐消退,我们还是面临经济内生增长乏力和政策刺激之间摇摆,债市仍将在在评估政策刺激力度和政策效果之间反复,市场预计是一个迂回曲折的过程。 可转债:权益市场震荡上扬,可转债近六成录得上涨行情。 关注成长赛道、强股性标的、稳增长政策收益板块、困境反转机会。 政策呵护下权益市场情绪转暖、风险偏好回升,叠加债市结构性资产荒演绎配置需求外溢,转债投资热度升温但涨幅不及正股,关注成长赛道、强股性标的、稳增长政策收益板块、困境反转机会。 权益市场:沪深两市稳健上涨,汽车产业链表现强势。 本周沪指强势上涨,沪弱深强,北向资金大幅流入。 上证综指最终报收3195.46点。 购置税减征细则超预期落地,关注整车制造商及经销商;光伏屋顶政策再加码,关注BIPV的投资机会;国网发布绿电交易细则,电力板块再受关注;九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规划,新能源板块全面提振。 展望后市,稳增长政策的实施效果还未在经济数据中明显体现。 经济基本面仍不明朗意味着稳增长的交易逻辑还未结束。 因此,围绕政策布局的基建、地产和汽车等方向或成为反弹的主力军。 风格方面,美债收益率对A股风格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近期美国加息预期已充分兑现,美债收益率见顶回落意味着对成长股的压制已告一段落,成长股正迎来配置价值。 板块方面,在国内疫进入尾声的背景下,可重点关注疫情反转后的消费和制造业板块投资机会。 黄金:美联储坚持加息节凑,美元指数反弹,金价小幅下跌。 金价连涨两周后,本周小幅下跌,主因是美联储主要官员表态坚持鹰派加息政策,同时较好的就业市场数据也提供一定缓冲空间,导致美元指数重新走强。 尽管前期金价连续上涨,但反弹力度并不大,说明支撑金价的因素正在减弱,短期金价或重回下跌通道。 原油:中美需求回暖拉动油价上涨,但OPEC+承诺增加产量也限制涨幅。 本周国际两大油价震荡走高,美油涨幅大于布油,主因是美国夏季出行高峰期来临,且中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疫情解封,拉动原油需求回升,不过OPEC+下月开始增加产量,也限制油价涨幅。 我们认为,市场对美国经济下滑担忧减小,以及中国大城市解封,继续对油价产生拉动作用,短期油价有望延续涨势。 黑色产业链:稳增长会议释放积极信号带来市场投机情绪高涨,支撑黑色系商品价格大幅反弹。 短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房地产等行业需求疲软,稳经济政策不断加码,市场投机情绪明显改善,螺纹钢价格上涨,后续仍需关注疫情减缓后的复工复产情况,预计钢价将继续震荡向上。 稳经济政策下,国内资本市场震荡上行,作为炒作主要标的的双焦价格暴涨,后续双焦基本面预计会有一定改善,关注市场逻辑从政策面和消息面转向基本面落地的投资机会。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析:就业数据支撑及美联储官员发言引导下,本周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兑美元币值反弹。 本周美元指数波动上行。 本月美联储正式开始缩表操作。 本周美国多项5月份宏观数据公布,整体来看在通胀问题仍存,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后,美国经济增长势头有所弱化,但显现出一定韧性。 本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言,基本支持在6月份及7月份加息50BP,小部分官员认为9月份是否加息仍有待观察,但大部分官员认为应仍需持续加息至利息水平回归至中性。 经过前期大幅贬值后,本周人民币兑美元币值有所反弹。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信用风险集中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