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康方生物-9926.HK-更新报告:公司步入商业化元年,研发管线临床进展高效-220505

《第一上海-康方生物-9926.HK-更新报告:公司步入商业化元年,研发管线临床进展高效-22050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上海-康方生物-9926.HK-更新报告:公司步入商业化元年,研发管线临床进展高效-22050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业绩符合预期,步入商业化元年:2021年公司收入2.26亿元,主要来自安尼可(PD-1)销售收入以及对外授权AK107(CTLA-4)于Merck的里程碑收入1.29亿元。 归母净亏损10.75亿元,同比收窄8.7%。 账上现金26.42亿元。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2021年下半年公司进入商业化阶段,安尼可3线霍奇金淋巴瘤于2021年8月在国内获批上市,得益于正大天晴强大销售能力,仅4个月实现收入2.12亿元,已惠及17000名患者。 除此,安尼可1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3线鼻咽癌新适应症有望于今年内获批,3线鼻咽癌已在美国递交BLA,进一步拓宽安尼可市场空间。 自建商业化团队已准备就绪,静待花开:2021年底,公司自建商业化团队已招聘512名人才,组织架构基本搭建完毕,商业运营副总裁石文俊先生在业内深耕超过25年,在销售、医学、市场、政府事务、商务拓展等方面经验丰富。 目前团队已实现全国全覆盖(除西藏外),已覆盖超过500家DTP药房和1500家医院。 考虑到核心双抗品种AK104(PD-1/CTLA-4)2/3线宫颈癌已于去年递交NDA,一旦于今年中旬获批上市,将快速进入商业化销售,销售团队将随之扩充至年底的800人。 此外,公司产能储备充足,23,500升产能已投入运营,另有140,000升产能在建设及规划中。 研发管线多元化布局,临床推进效率高:期内,研发开支同比增长46.1%至11.23亿元;研发团队增至240人。 公司拥有自主创新研发和快速推进临床能力,研发管线中已有超过60个临床项目,其中15个为关键性临床,预计6项关键性临床将于年内完成患者和数据读出,包括1)AK1041线宫颈癌、1线胃癌三期临床;2)AK112(PD-1/VEGF)EGFR-TKI经治非小细胞肺癌;3)AK101(IL12/IL23)斑块银屑病;4)AK102(PCSK9)高胆固醇血症;以上品种预计于2022-2024年获批上市。 除此,AK117(CD47)、AK109(VEGFR2)、AK111(IL-17)即将进入三期临床。 公司双抗研发平台能力得以验证,已有4款潜在First-in-class双抗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PD1/CD73、PD-1/LAG-3、TIGIT/TGFβ有望于年内进入临床。 调整目标价至23.38港元,买入评级:我们调整未来3年盈利预测,采用DCF估值法,假设WACC为10.0%、永续增长为3.0%对公司进行估值,仅考虑处于关键性临床或获批上市的5个产品AK104、AK112、AK105(已获批)、AK102、AK101风险调整后销售收入,测算得出合理估值为人民币157亿元,约为191亿港币,对应目标价23.38港元,较现价有88.2%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