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

上传日期:2022-04-26 18:10:44 / 研报作者:曲佳宜但玉翠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pdf
大小:29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

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
文本预览:

《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上海-中国生物制药-1177.HK-创新+仿制产品矩阵驱动长期业绩增长,内研+BD+收并购共同助力国际创新转型-2204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全年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1年总收入268.61亿元,同比增长13.6%。

毛利同比增长16.6%至215.29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0pp至80.1%,主要由于高毛利创新品种收入占比提升所致。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1.3pp至39.2%;行政费用率同比下滑3.1pp至8.1%,主要由于内部管理优化所致。

科兴疫苗利润贡献超预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427.2%至146.08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6.6%至29.31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1pp至10.9%。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抗肿瘤板块稳步增长,新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分板块看,抗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板块实现高增长,分别录得收入92.16亿元(同比+21.0%)、28.41亿元(同比+37.2%)、21.37亿元(同比+44.3%)。

其中,安罗替尼第5个适应症分化型甲状腺癌于今年4月获批,软组织肉瘤适应症有望于今年内在美国递交NDA申请,随着未来更多新适应症获批,安罗替尼潜在市场空间极大,有望维持肿瘤板块高增速。

除此,5年内上市新品在2021年累计收入达121亿元,收入占比增至历史新高45.1%,4年CAGR增速为58.0%,随着新品持续放量,目前已形成50个销售过亿产品集群,过亿数量有望在2022年持续攀升。

此外,考虑到前四批集采的负面影响已被消化,后续更多为“光脚”品种,仿制药集采进入正反馈,有望通过集采放量贡献充沛现金流。

随着创新品种陆续推进临床,预计未来3年内将有10个创新品种获批上市,其中大部分来自肿瘤板块,增长潜力极大,创新+仿制产品矩阵有望维持长期业绩增长。

内研+BD+收并购三轮并行,加速国际创新研发技术平台布局:公司加速创新转型,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4.5%至38.20亿元,占收入比重大幅提升2.1pp至14.2%,其中创新药与生物药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0%,投入金额同比增长64.7%。

除此,凭借强劲现金储备,公司通过BD和收并购国内外优质资产,进一步丰富创新管线布局,重磅BD项目包括TDI01(ROCK2抑制剂,治疗肺纤维化)、F-627(长效G-CSF,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P025(FGF21融合蛋白,治疗NASH)等。

此外,公司加速创新技术平台搭建,推动国际化战略,期内已收购Softhale软雾剂递送平台、新一代mRNA技术平台、先进的抗体平台,并自建国际创新研发平台X-LAB,预计2030年以前将贡献2-4个全球重磅创新药,国际技术平台的整合有望长期赋能内部创新研发管线布局,实现2030年成为全球top30药企的目标。

调整目标价至6.50港元,买入评级:综合考虑仿制药集采和创新品种陆续获批上市,我们调整未来三年盈利预测,调整目标价至6.50港元,对应2023年25倍市盈率,较现价有65.0%的上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