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37 期,如何应对通胀的不确定性-220315

《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37 期,如何应对通胀的不确定性-22031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金融工程专题报告:学术文献研究系列第37 期,如何应对通胀的不确定性-22031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如何应对通胀的不确定性?在通胀和通缩两股力量的叠加以及货币政策、外部事件等冲击下,许多投资者认为中期的通胀不确定性在上升。 投资者应如何应对通胀的不确定性?本文讨论了不同投资标的的通胀敏感性,并阐述了在通胀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风险平价策略和动态策略(例如趋势跟踪策略和宏观动量策略)的好处。 资产的通胀敏感性在控制经济增长变量后,股票、债券和商品与通胀冲击的关系是近似线性的。 当通胀意外上行时,股票和债券承受的损失基本相当,但债券从通胀意外下行中获益更多。 大宗商品与股票和债券的通胀敏感性正好相反,可以在通胀上行时提供保护。 在回测样本中,趋势跟踪和宏观动量策略在通胀意外上行和下行期间都能受益。 这些动态策略在通胀预期有较大幅度变化或持续上升或下降时更有用,也适用于当前面临双边通胀风险的环境。 多资产组合当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相对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更大时,股票/债券的相关性往往更高,通胀不断上升的话对这两种资产都不利。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宗商品往往具有很强的分散效果。 从组合的维度来看,在“经济下行”或“通胀上升”时传统的60/40组合表现较差;风险平价组合的通胀敏感性要温和得多,因为它在三个资产类别上有更好的分散化配置;趋势跟踪策略和宏观动量策略有更温和的通胀敏感性,这些策略带来的市场动态敞口能够增强组合应对不同宏观情景的弹性,特别是极端的通胀和通缩情景。 风险提示:市场环境变动风险,风格切换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