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经济隐忧不减,政策易松难紧-210809

《光大证券-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经济隐忧不减,政策易松难紧-210809(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经济隐忧不减,政策易松难紧-210809(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核心观点: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延续了政治局会议对于经济形势的展望及货币政策的定调。 相较于一季度而言,决策层对于海内外经济形势的疑虑有所上行,认为“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在货币政策要增强跨周期调节、前瞻性及自主性的政策框架下,我们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易松难紧,四季度存在推出降息、降准及结构性货币宽松政策的可能性。 经济形势:经济隐忧不减,增长持续性面临挑战。 2021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延续了政治局会议及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对于经济形势的展望及货币政策的定调。 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展望,人民银行一方面肯定了二季度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于海内外宏观环境的担忧,认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具体来看:一则,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未来疫情演进仍有不确定性。 二则,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 在政策溢出效应影响下,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 三则,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四则,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 五则,总的看通胀压力可控,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政策基调:跨周期调控下货币政策易松难紧。 货币政策基调强调增强跨周期调节、前瞻性与自主性。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货币政策的定调,延续了7月30日政治局会议与人民银行下半年工作会议的定调,强调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前瞻性与自主性。 跨周期调节角度来看,决策层已经看到了“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因而,在“要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政策框架下,货币政策延续微松的必要性便得以体现。 前瞻性角度来看,在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政策溢出效应影响下,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 考虑到我国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仍面临挑战,并不支持人民银行上调政策利率。 在这种背景下,如果类似于2012-2015年,在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之前,预先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阶段通过降息为后续政策操作预留空间,是人民银行的前瞻选项之一。 自主性角度来看,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非完全不考虑海外政策周期,而是在考虑全球政策周期的同时,货币政策更多服务于国内发展。 当前阶段,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政策大多处于收紧阶段,但考虑到我国疫情防控较为得力,货币政策早已回归常态化。 因而,并没有必要跟随主流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加息操作。 在中美利差保护较为充足,经济增速面临趋缓的阶段,择机适度放松货币政策,不仅可以更好地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服务国内经济发展;也可以为未来预留充裕的政策空间,以更好的应对全球货币紧缩周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