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林洋能源-601222-光伏、储能双轮驱动2023年开启高增长-230223.pdf
大小:191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林洋能源-601222-光伏、储能双轮驱动2023年开启高增长-230223

申万宏源-林洋能源-601222-光伏、储能双轮驱动2023年开启高增长-230223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林洋能源-601222-光伏、储能双轮驱动2023年开启高增长-230223(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林洋能源-601222-光伏、储能双轮驱动2023年开启高增长-230223(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压制性因素消除2023年开启高增长。公司以电表制造起家,2012年成立江苏林洋新能源,入局新能源板块,主营新能源运营和光伏EPC,2015年公司开始发展储能业务,陆续建设了一系列微网、储能示范项目,2021年开始,在双碳战略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司重新整合现有业务,并积极向上游布局。目前公司业务分为三块:智能板块(主营智能电表)、新能源板块(以现有新能源运营和系统集成业务为基础,积极布局产业链上游,2022年公司计划在南通投资建设20GW高效N型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储能板块(布局储能电芯和储能pack生产,主营储能产品销售、储能系统集成和共享/独立储能运营)。2022年受组件价格高企影响,公司增长受阻,2023年起,随着上游组件价格下降、储能电芯价格下降、储能收益机制逐步完善,公司将开启新增长。
  电表业务巩固基本盘,预计保持稳定两位数增长。公司进入电表领域近30年,目前获取订单市场份额稳居智能电表行业第一梯队。随着国内智能电表替换上升周期来临和数字化带来的价值量提升,国内电表招标预计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公司有望显著受益。在巩固国内龙头电表地位的基础上,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四年海外销售额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智能电表行业龙头,国内国外深度布局,2022年新获订单约14亿,预计将保障2022-2023年收入稳定增长。
  现有储备项目超6GW,保障今明两年新能源运营及EPC快速增长。公司现有新能源装机1.4GW,主要分布于东南省份,电价水平较高,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而公司的EPC业务毛利率保持在15%-16%的较高水平,回款能力强。2022年受组件价格高企影响,公司新能源项目开工有限,且出售存量光伏项目超500MW以回收资金。四季度硅料产能陆续释放,2023年组件价格有望下降,下游集成商和运营商收益率有望提升。截至目前公司拥有6GW的新能源储备项目,有望保障今明两年每年1.5-2GW的新能源开工规模(自持或EPC)。
  积极切入上游电池片领域,有望带动公司跨越式发展。当前PERC已接近效率极限,新技术迭代需求迫切,而在N型电池技术路线中,TopCon生产线与PERC具有兼容性,改造成本较低,预计将在2023-2030年期间逐步提升市占率,当前TopCon成本逐步下降,效益有所提升,下游业主基本愿意给予0.05-0.11元/W的溢价水平,TopCon电池片盈利空间凸显。公司作为上游光伏制造的“老兵”,2022年12月发布公告计划投产20GWTopCon电池片产线,且第一阶段12GW逐步在2023-2024年陆续投产,为此公司已经组建成熟人才团队,有望助力公司实现大踏步发展,同时在行业红利期获取超额盈利,按照TopCon单瓦净利0.05-0.08元/瓦进行测算,公司20GW产能投产后将给公司带来10-16亿元的盈利增厚。
  储能产业链布局完整,2023年开启增长。公司联合亿纬锂能,打造从端到端的电化学储能全周期业务链,实现从电芯到系统的全流程制造和质量管控,一方面与亿纬动力成立年产能10GWh磷酸铁锂电芯合资公司(已于2022年11月投产),另一方面成立林洋亿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储能电池仓、pack等标准产品的销售,并开展储能系统集成和部分独立储能项目运营。在储能产品销售方面,公司着力打造高安全、高能效、长寿命、高性价比的储能产品,在同等情况下获取央国企订单能力更高,在共享储能运营领域,随着行业盈利政策逐步清晰,公司有望通过利用自有低成本高质量产品获得高收益率。除此之外,基于电表境外业务形成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公司储能业务也有望出海扩大盈利。为此,公司搭建起成熟人才队伍,通过开展员工持股计划积极调动骨干成员积极性,预计2022-2024年储能公司实现收入达6、15和25亿元,2023-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150%和66.7%。
  盈利预测与估值:基于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暂不考虑topcon产能投产带来的利润增厚,我们维持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2亿元、12.1亿元,1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15和12倍,根据分部估值,公司2023年公司合理价值为275亿元=电表3亿元×17PE+光伏运营4亿元x20PE+光伏EPC 2亿元x20倍PE+储能2.8亿元×37倍PE,较公司当前市值拥有55%的增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组件降本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储能政策进展存在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