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

上传日期:2023-02-22 13:38:35 / 研报作者:李聪2019年金融工程最佳分析师第5名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pdf
大小:546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航天军工行业: 金属增材制造,从“0~1”迈向“1~N”-230222(93页).pdf(9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新·赛道:充分契合“一主两率”筛选逻辑,看好增材制造beta机会
  在华泰军工组2022.11.21发布报告《掘金2023:守正、积势、待时》中,我们创新性提出“一主两率”景气板块筛选逻辑,即在“十四五”中后期乃至“十五五”期间能保持高景气度的细分赛道,需求端必须绑定正在集中放量的“主战装备”,同时供给侧来看,普遍具有技术牵引下的“国产化率”或“渗透率”提升逻辑。我们认为增材制造既符合“一主”,可应用于军机、导弹、发动机等爆款装备,又符合“渗透率提升”逻辑,即在各类主战装备中处于低渗透率向高渗透率快速爬升阶段,我们看好增材制造赛道beta机会,行业相关企业包括:铂力特、华曙高科、超卓航科、有研粉材等。
  新·技术:多维度优势凸显,增材制造渗透空间或为导弹>发动机≈军机
  增材制造具有个性化制造、生产周期短、可一体化成型等特点。我们从性能提升、结构减重及成本优化三方面论述增材制造工艺的优势:1)性能方面,增材零部件静强度优于铸锻件,综合下游应用场景和工艺性能的适配度,以及材料应用可行性维度,我们推断增材制造在不同下游领域的渗透空间或为导弹>发动机≈军机;2)减重方面,增材制造可实现拓扑优化、点阵结构、一体化设计,使得零件轻量化水到渠成;3)成本方面,我们强调以全寿命周期视角看增材制造成本优势,充分考虑前期研发成本+增材零件购置成本+后期维保成本+供应链管理成本后,增材工艺或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
  新·模式:吸收海外龙头发展经验,形成本土化产业图谱
  复盘海外增材制造企业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国内增材制造行业有以下两个区别:1)充分借鉴海外桌面消费级、家庭设备级增材制造较为挫折的市场经验,重点发展金属材料增材制造,首先聚焦于航空航天领域;2)并未采用“材料绑定设备”的策略,行业整体呈现增材制造材料、增材制造设备、增材制造服务多方发展的格局。粉末端,我国低端产能充足,高端产能仍受限,各粉末企业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制品端,铂力特、鑫精合等龙头凸显,范围经济或成为降本第一主导因素;设备端,铂力特、华曙高科寡头垄断,部分设备组件仍需进口。
  新·市场:空天应用前景广阔,渗透率提升逻辑牵引蓝海市场
  根据铂力特招股说明书,2019年公司增材零件已批量用于7个飞机型号,7个航空发动机型号,5个导弹型号等,侧面印证增材制造在军用空天领域的广阔空间。航空方面军机量升质提需求共振,在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我们预计2021-2030年我国军机增材市场空间为152/228/304亿元;航发方面,后市场空间广阔,增材制造已具备较好应用基础。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预计2021-2030年我国航发增材市场分别为153/254/509亿元;导弹方面,耗材属性与工艺特性适配,增材零件理论渗透率较高,悲观/中性/乐观假设下,预计2021-2030年我国导弹增材市场为1031/1140/1249亿元。
  风险提示:新兴行业的产业化风险;增材制造装备关键核心器件依赖进口的风险;技术升级迭代及产品研发风险;本报告内容均基于公开客观数据整理,提及的公司均系客观信息,不代表覆盖和推荐。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