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实证观察:做市商给科创板股票带来了什么变化?-230220

《兴业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实证观察:做市商给科创板股票带来了什么变化?-2302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实证观察:做市商给科创板股票带来了什么变化?-2302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于# 2022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首批共有14家券商参与42只股票做市。本文主要关注做市商制度的引入对相关股票波动率、流动性和定价效率的影响。
从波动率的角度来看,相较于“未被做市”的股票,“被做市”股票的波动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两个较为特殊的交易时段,开盘后30分钟和收盘前30分钟均能观测到波动率下降的现象。说明做市商确实起到了“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
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对于市值较小的“被做市”股票,我们观察到了一定的流动性提升;而在大市值分组中,我们暂未发现做市商股票流动性相对无做市商股票明显提升的现象。
从定价效率的角度来看,基于已有的测算指标,目前我们未能发现做市商提高市场效率的证据。
不仅仅是科创板,近期多个交易所市场迎来做市商制度。沪深两市交易所债券市场于2月6日迎来了做市商制度;2月17日晚间,北交所宣布于2月20日正式启动股票做市交易业务。
不少市场参与者对于做市商制度的认知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而在交易所做市商制度蓬勃发展的今天,定量研究做市商制度对于证券的实际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实证结论对市场制度设计、政策制定、头寸管理均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
风险提示:结论基于历史数据,在市场环境转变时模型存在失效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