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论医药医疗的推荐逻辑-230213.pdf
大小:124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论医药医疗的推荐逻辑-230213

申万宏源-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论医药医疗的推荐逻辑-230213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论医药医疗的推荐逻辑-23021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论医药医疗的推荐逻辑-23021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2022年年底申万宏源策略行业比较提示中长期重点关注三大方向:数字经济、医药生物和自动化。除了当前已然成为关注市场焦点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之外,我们仍然强调还有可以作为全年品种的医药医疗板块的投资机会。自2022年12月15日发布报告《长期战略性布局数字经济、医药生物、自动化——2023年行业比较年度策略》以来,数字经济、自动化方向均有亮眼表现(一级行业维度,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机械设备依次排名第一到第五),医药处于中间位置,但市场关注度却在逐步提高。因此本篇报告按照行业比较五因子体系,再度梳理医药中长期重点逻辑和近期行业边际变化。
  市场交易特征显示医药行情底部特征明显:(1)A股医药生物指数收益率自05年以来从未出现连续三年处在后二分之一排名的情况,而2021和2022年A股医药行业已经连续两年排名靠后,因此2023年相对收益修复概率大幅增加;(2)本轮美股医药行情已从底部企稳持续了半年之多,海外映射作用不容忽视:美股标普500医药行业指数于2022年6月率先企稳,其中更看重创新的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低点至今(2023年2月10日)已反弹25%;港股在2022年10月中下旬开启系统性反弹后,医药行业涨幅排名前三,反弹近50%,而A股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从底部仅反弹了20%。
  政策:中长期而言生物技术上升至“未来经济增长引擎、新动能”的行业之一,短期集采政策预计“软着陆”,对股价影响逐步弱化。中长期政策角度,历年党代会提及到的未来经济增长引擎的领域,在之后五年的资本市场表现中均是靠前行业,而二十大中提到,“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其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靠前的方向值得重视。短期政策方面,2022年下半年以来,医药集采政策有边际变缓趋势,复盘历史七批集采后的股价波动,集采政策对医药行业股价的影响逐步弱化。
  基本面:医药是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敏感度最低的行业之一,消费场景打开有助于盈利周期确定性见底。(1)当前超过一半的医药公司披露年报预告,可比口径下,22全年利润同比增速从前三个季度的30%继续下行至2%,低于预期公司占56%,亏损公司占比37%,22Q4进一步出清业绩压力,为2023年提供了低基数效应。值得重视的是医药医疗是在2022Q3唯一一个ROE、资产周转率均见底回升的板块,充分说明该领域需求率先见底改善。防疫政策优化后,医院消费场景、手术耗材等因新冠挤出的医疗需求有望逐步恢复。自下而上分析师对于医药诸多细分行业均给出2023年ROE超过10%、营收增速超过15%、净利润增速超过20%,且边际加速的盈利预测,基本符合我们此前对于年度股价表现第一行业【10%、15%、20%】的基本面特征规律。(2)2023年PPI-CPI剪刀差收窄有利于医药医疗板块“价”回升:历史上看,PPI-CPI剪刀差收窄阶段,医药、科技和部分消费板块的毛利率提升的概率最高。
  筹码结构健康:22Q4医药配置系数历史分位数为6%(一级行业中仅高于非银),作为北上资金较为偏好的消费板块,医药当前的陆股通配置分位数(2018年以来)也低于50%。
  估值安全垫相对较厚:医药行业当前PE(TTM)和PB(LF)分别为24.9倍和3.3倍,分别处于2010年以来的6%和13%历史分位数。在一级行业内部比较,医药PE&PB分位数均值仅高于银行和石油石化。医药生物内部二级子行业估值分位数均较低,除医药商业PE外,基本小于30%历史分位数。
  风险提示:盈利预测数据具备局限性,仅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市场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