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英杰电气-300820-光伏筑底,平台化发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30202

《中信建投-英杰电气-300820-光伏筑底,平台化发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302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英杰电气-300820-光伏筑底,平台化发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23020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英杰电气成立于1996年,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电源产品下游行业包括光伏、泛半导体、锂电、钢铁冶金、玻璃玻纤等。
公司以光伏业务为压舱石,不断开拓各类电源产品应用场景。我们认为,半导体射频电源、光伏电池片电源(射频/中频溅射)、充电桩业务是未来重点关注方向。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短期业绩确定性高增,长期看好公司电源在光伏电池片、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此外,我们还非常看好有望成为公司第三大业务的充电桩业务以及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公司一直以来在有选择性地横向拓展产品品类,公司具备长期成长价值。
简评
英杰电气成立于1996年,从事以功率控制电源、特种电源为代表的工业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军、周英怀,分别持股34.31%、33.80%,均具备行业内技术背景。公司电源产品下游行业包括光伏、泛半导体、锂电、钢铁冶金、玻璃玻纤等。
公司以光伏业务为压舱石,不断开拓各类电源产品应用场景。我们认为,半导体射频电源、光伏电池片电源(射频/中频溅射)、充电桩业务是未来重点关注方向。
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项目中看点最大的射频电源已小批量试制,交客户测试,项目目的在于半导体、镀膜等领域替代进口电源,可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刻蚀、半导体离子注入、太阳能电池PECVD、真空镀膜等行业领域。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的对华新出口管制》,主要内容包括:对先进运算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对特定工艺制程的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将31家中国实体列入UVL名单(未经核实清单)。
我们认为,该事件望加速射频电源国产替代进程。本次出口管制范围涵盖半导体设备、半导体零部件、厂务设备、封装设备等,将进一步刺激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进程提速。我们非常看好公司在光伏电池片和半导体薄膜沉积、刻蚀机用射频电源的国产替代实力,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目前,射频电源还尚未为公司贡献收入,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看好公司射频电源的国产替代实力。
光伏HJT路线PECVD环节用射频电源与半导体刻蚀、薄膜沉积用射频电源类似,且技术难度低于半导体,看好射频电源在光伏HJT领域的国产替代潜力。
充电桩方面,2022年11月,公司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定增募资不超过4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扩产项目、电化学储能生产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新增年产1.2万台直流充电桩、40万台交流充电桩、60MW储能变流器及60MWh储能系统。我们预计,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14亿元收入增量,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6亿元,2022年我们预计营收约12亿元,新增充电桩储能项目为公司业绩体量贡献较大的增量弹性。
公司的发展战略可总结为:(1)做中高端电源产品;(2)选择国产替代路线;(3)进入国内其他厂商尚未开拓的市场。
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短期业绩确定性高增,长期看好公司电源在光伏电池片、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此外,我们还非常看好有望成为公司第三大业务的充电桩业务以及在储能领域的布局,公司一直以来在有选择性地横向拓展产品品类,公司具备长期成长价值。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31、4.91、6.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0.20、48.48、33.92%,对应PE分别为40、27、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对公司业绩有所扰动;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公司订单与下游扩产进度密切相关,光伏业务方面,与硅片、硅片规模及进度关联度较大,半导体方面,与碳化硅、半导体硅、MOCVD设备等扩产关联度较大,下游扩产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订单水平;新产品在下游的替代进展不及预期:公司多类产品处于国产替代前夕,验证、替代进度将对公司未来业绩有所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