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

研报附件
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pdf
大小:132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

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
文本预览:

《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沪农商行-601825-拐点趋势明,成长双引擎-221230(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根植于我国金融中心的农商行明珠。1)万亿级农商行,规模扩张速度超10%。沪农商行(以下简称:沪农)于2021年8月在A股上市,截至3Q22,其总资产超1.23万亿,位列上市农商行第二。2016-2021年总资产复合平均增速为10.3%,即便在2022年疫情冲击下,9月末资产同比增速仍超10%,彰显韧性。2)分享我国金融密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红利,沪农抢先布局郊区普惠、科创金融两大特色赛道,存贷市占率具备绝对的区域优势。3)从股东资源到管理层,本土化特色赋能业务发展。一方面,大股东近50%为当地国资背景,为沪农获取优质对公资源加持;另一方面,管理层扎根本土、成长于业务,人熟地熟助力战略掌舵和高效执行,且多次增持充分彰显对沪农未来发展的长足信心。
  成长双引擎:郊区普惠+科创金融。在经济增长动能切换、政策持续聚焦普惠客群的大背景下,把沪农郊区普惠、科创金融两大特色业务与深耕实体的监管导向、如火如荼的科创环境紧密结合,最终实现信贷结构再平衡、规模扩张最优化是未来成长的必经之路。
  (1)辩证看待已有的信贷结构。不可否认,过去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为沪农商行带来优质客户、高效业务,风险也更小。尤其是上海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健、需求具备韧性,这就意味着信贷基本盘保持稳固;(2)展望未来,更重要的,是找到新经济周期下的“有力引擎”。我们判断,沪农手握“郊区普惠”和“科创金融”两张特色王牌,有足够的实力实现业务重构、华丽转身。①郊区普惠:沪农超过一半的网点分布在郊区,其网点数位居同业第二;布设网点乡镇106个,覆盖率高达98.1%。足够下沉和深耕客户奠定难以逾越的郊区存贷款优势,沪农在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等多个区域对公存款市占率位列前三,贷款市占率层面更是拔得头筹。②科创金融:机制为先、产品为核。沪农早于2009年布局科创金融业务,一方面,创新“创投型”信贷机制,突破传统信贷“看过去”、“重抵押”做法,更注重“看未来”、“重成长”。另一方面,以“双鑫”品牌培育客群,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2021年再推出“鑫动能2.0”计划,将服务范围进一步延展到更早期的初创阶段企业。21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超1900户,同比增长45%;今年9月末科创信贷规模近700亿,占总贷款比重较2018年末提升5.6pct至10.7%。科创贷款规模和客户数量近三年CAGR均超过35%。
  (3)定量测算:以1H22数据静态估算,截至2025年末需压降房地产贷款约750亿(22.5%涉房贷款占比为上限)。根据沪农科创金融规划,到2025年科创贷款余额将达到1200亿,对应约450亿空间;中性假设2025年普惠小微贷款占比达到13%,对应约580亿元空间。我们判断,沪农在经济结构转型大浪潮中有序稳妥压降涉房贷款占比游刃有余,更退一步来说,当前监管也放宽时限要求,这既不会影响未来信贷投放,也不会影响业绩趋势,反而为科创金融、普惠金融两大引擎留足发展空间。
  拐点趋势明:预计成为疫后经济复苏的显著受益者。1)直接受益于防疫政策优化。沪农是2022年疫情冲击潮中受影响最直接、波及最广的上市银行。防疫政策极大优化也就移除压制沪农营收的最大绊脚石,预计2023年弹性更足、业绩拐点明确。2)资产质量经得起考验。地产风险和疫情冲击双重大考下,关注率、逾期率仅低位波动,不良率(3Q22:0.96%)、关注率(3Q22:0.63%,同业中仅略高于无锡银行)同处于优质上市银行梯队。此外,超400%的拨备覆盖率更是未来业绩释放的根基所在。3)信贷景气度回暖叠加结构优化有望驱动息差企稳改善。负债端存款优势加持、叠加持续优化信贷结构,这将助力沪农在2023年经济复苏、需求改善的大环境再度维稳息差,预计2Q23开始逐步看到息差修复。
  投资分析意见:短期有拐点,长期有亮点,成长双引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判断,沪农将是疫后复苏主线中弹性更足、最值得关注的优质区域性银行,规模扩张提速、信贷结构优化、息差渐趋企稳、不良延续改善将共振ROE稳步提升。长期来看,郊区普惠和科创金融两大引擎更是赋予可预期的成长空间。
  预计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7.5%、19.2%、20.1%。基于相对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结果,考虑到:1)沪农受今年疫情冲击最深、预计基本面改善弹性更足;2)资产质量历经“疫情+地产”考验仍保持稳健;3)区域经济复苏、信贷需求回暖、郊区普惠+科创金融双引擎将共同助力规模扩张,第一阶段给予目标估值0.80倍23年PB,当前股价对应23年0.53倍PB,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稳增长政策成效低于预期。若经济持续下行、政策提振成效低于预期,将影响有效需求修复。
  2)部分行业不良风险滞后暴露,可能会阶段性影响银行资产质量表现。3)地产市场需求端改善明显低于预期。若购房需求持续遇冷、地产销售长期低迷,不排除会冲击弱资质房企信用,扰动资产质量。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