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2023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快雪时晴-221214

《申万宏源-2023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快雪时晴-221214(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2023年港股及海外中资股投资策略:快雪时晴-221214(32页).pdf(3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鉴于2022年流动性和基本面双触底,岁末年初在防疫政策持续优化、地产政策开始回暖、美联储加息周期进入尾声等因素刺激下,看多2023年港股几乎成为了市场的一致预期。在我们的中性假设下,恒生指数潜在收益率为8%,而乐观情景下可以达到33%。岁末年初可能是市场反弹的重要窗口,而年中前后市场可能迎来向上向下因素的拉锯战。科网板块仍然是平衡了弹性和可持续性后我们的首选,医药和大金融等板块亦有可能迎来估值修复的行情。
2023年港股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均值得期待。岁末的市场反弹更多由空头回补和被动资金回流所驱动,鉴于当前外资多数均已低配整体中国资产,明年年初可能是外资主动型资金回流的重要观察窗口。从历史上看,在美元指数回落+中国PMI回升的组合下,港股一般都有显著的绝对收益空间,且中美利差倒挂的收窄也有助于港股的估值修复。另外,港股指数当前的2023年预期盈利增速明显跑赢全球其他主要宽基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预期盈利增速亦大幅高于纳指,显示港股2023年的基本面预期同样相对领先,有望跑出相对收益。虽然当前市场整体估值情绪已经逼近乐观区间,但在岁末年初的强政策预期环境下,短暂的情绪小泡沫有望等待基本面的追赶。根据ERP估值模型,在中性假设下恒指2023年收益率约为8%,而在乐观假设下有望达到33%的高水平;
岁末年初是市场重要的反弹窗口期。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令“China Reopen”成为全球投资者重要的投资主题,地产政策的持续回暖一方面令港股地产板块反弹明显,另一方面也令权重的大金融板块,特别是银行保险等资产端与地产关联度较高的行业估值有所修复。此外,岁末年初的宏观数据和上市公司业绩真空期有助于对政策利好憧憬的发酵,市场估值有望先行修复,且市场情绪可能会被率先推至高位;二三季度,国内经济数据验证期,海外不确定性可能发酵,基本面可能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关注疫后居民消费复苏超预期的可能性,而海外因素届时可能需关注潜在风险。
科网医药等新经济行业趁消费复苏东风关注盈利驱动,大金融关注估值修复。11月以来的盈利预期修复中,具有消费属性的大型科网公司和医药医疗板块的盈利预期上修幅度领先市场其他行业,而这些板块估值端仍具有较大优势,因此我们首推关注科网板块的投资机会。而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叠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提振,低估的大金融板块亦有望迎来估值修复行情。投资者在两大权重板块上的低配情况有望扭转,从而推动指数走出β行情。港股人民币柜台交易在长期有望打通离岸人民币的境外循环,扩充离岸人民币的投资渠道和产品,进而提振离岸人民币的持有意愿,有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风险提示
中国经济超预期回落,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和地产需求持续疲弱;
美联储推后降息时间,高利率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地缘政治黑天鹅事件重新搅动全球风险偏好;
中概股审计底稿检查一波三折,令海外投资者系统性持续减持海外中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