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

上传日期:2022-12-14 10:47:09 / 研报作者:杨艾莉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pdf
大小:83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

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
文本预览:

《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兆讯传媒-301102-铁路客流逐步恢复,关注春运出行对公司业绩带动-22121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要求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据央视新闻,12月8日,开行旅客列车4609列、发送旅客290万人,分别较7日增加141列、26万人。据财联社及高铁管家,12月12日,春节前后火车票搜索量同比去年增加6.1倍。
  简评
  1、公司收入与铁路客流存在一定相关关系,春运、暑期等重要出行窗口是核心。梳理过去几年公司收入与铁路客流变化,公司的收入与铁路客流量变化的相关性高,其中春运、暑期、十一假期较为重要。此外,公司收入也与新高铁站点的拓展相关。
  1)2020年:疫情使Q1、Q2客流回落,下半年客流、收入恢复。2020年上半年首轮疫情爆发,铁路客流量降至低点,1Q20、2Q20客流分别为3.8亿、4.3亿,均不足19年同期的50%。随着武汉等城市解封,下半年全国铁路客流环比上半年增长69%,兆讯同期收入也环比增长48%。
  2)2021年:春运平淡、五一亮眼,下半年点位拓展带动收入。1Q21在“就地过节”等政策提倡下,铁路客流量为5.4亿,未恢复到19年水平(为19年同期的64%),但相较2020年同期有42%增长,一季度收入也对应同比小幅增长15%。
  2Q21在五一假期的带动下,铁路客流提升至8.2亿,恢复至19年同期的约90%,同比2Q20也提升89.1%,带动二季度收入也大幅增长34%。21年下半年,疫情出现局部反弹,影响铁路客流同比下滑10%,但由于该阶段公司正在加大新高铁站的拓展,因此新站点的提升抵消了客流的下滑,带动3Q21、4Q21的收入同比增长18%、40%。
  3)2022年:春运投放热情高,二季度客流、收入见底,三季度暑期明显恢复。1Q22铁路客运量4.7亿,为19年同期的55%,同比下降13.5%,但春运期间的客流量同比增长约10%,叠加2H21新增站点提升,带动收入同比增长35.5%。但二季度起疫情反复,2Q22铁路客流量同比下降62%,同期公司收入下降19%。三季度疫情好转,叠加暑期效应,3Q22铁路客流同比降幅收窄47pct至-14%,同期公司收入降幅也收窄9pct至-10%。
  23年春运客流有望进一步恢复,关注对公司业绩的带动。春运及所在的一季度,为兆讯传媒重要的业绩贡献窗口期,2018-2022年,每年春运40天内的铁路客流量基本占同年一季度铁路客流总量的50%;据已披露的数据,兆讯传媒一季度收入、归母净利润接近全年20%/22%。此外,在22年春运期间倡议“就地过年”的情况下,春运客流量恢复至19年的62%,兆讯传媒1Q22的收入实现了同比35.5%的增长。若2023年就地过年人数降低,返乡人数有望逐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则铁路客流量及公司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2023年春运期间为1月7日-2月15日,关注今年春运客流情况及对公司收入贡献。Q3、Q4公司业绩主要受益于暑期、国庆出行的驱动,也关注届时出行情况。
  当前铁路客流量已开始逐步恢复:随着“新十条”发布,旅客出行意愿提升,多个站点的客流已开始恢复。
  客流量方面,据央视新闻,12月8日开行旅客列车4609列、发送旅客290万人,分别较7日增加141列、26万人。此外据新华社等,各地站点的客流及列机车也在陆续恢复。
  出行意愿方面,据去哪儿数据,“新十条”发布后火车票搜索量瞬时增长5倍;据财联社及高铁管家,12月12日,春节前后火车票搜索量同比去年增加6.1倍。据国家统计局,9月、10月铁路客流量仅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50%/37%,仍有较大恢复空间。
  2、户外商圈逐步放开,关注23年裸眼3D大屏业绩增量。“新十条”提出,除养老院、医疗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其他场所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线下商圈场所防疫查验政策的优化,也将带动线下商圈人流的恢复。目前公司在广州、太原已落地2块3D大屏,我们预计明年将落地13块大屏,包括上海、西安、重庆等核心城市,到23年底15块3D大屏将全部落地,持续提供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管控逐步放开,春运铁路客流有望恢复较好,带动公司业绩增长,也关注明年五一、暑期、十一等客流恢复对业绩的带动情况;关注23年剩余13块大屏的落地、上刊节奏与业绩增量。预计公司22-24年实现收入6.05亿/8.34亿/10.28亿元,同比分别变动-2.2%/37.8%/23.3%;归母净利润2.06亿/3.29亿/3.92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4.6%/60.0%/19.1%,12月13日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31.43/19.65/16.49x。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不景气的风险,用户消费意愿下降的风险,防疫政策再次趋严的风险,疫情反复导致旅客出行意愿降低的风险,商圈人流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高铁运营商竞争加剧的风险,高铁媒体资源续约失败的风险,高铁媒体投放价值不及预期的风险,站点投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资源使用费跳涨风险的风险,裸眼3D大屏投放未获得主管部门批准的风险,与商圈楼宇谈判失败风险的风险,裸眼3D大屏认可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广告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