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航空运输行业专题研究:中美比较中展望我国民航盈利前景-221212

《华泰证券-航空运输行业专题研究:中美比较中展望我国民航盈利前景-221212(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航空运输行业专题研究:中美比较中展望我国民航盈利前景-221212(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美航司股价与基本面表现错位;持续看好我国民航景气度和盈利前景
目前美国航空基本面恢复更为领先,但股价表现较弱;我国航司仍处于大幅亏损阶段,但股价已基本回升至疫情爆发前水平。中美航空股基本面和股价的错位,使得市场对于我国航空股未来表现产生质疑。但我们认为目前中美两国航司的此种股价表现,主要因为:1)对标起点的所属行业周期阶段不同;2)两国民航需求内生增速和韧性不同;3)中美航司的利润潜力展望不同。展望未来,我们认为由于我国从2019年机队引进放缓,叠加经济舱全票价放松管制,居民民航出行顺畅后,航司盈利弹性有望释放,基本面尚未充分体现盈利前景,推荐景气度持续向上的航空板块。
对标起点的民航周期阶段:美国位于高点,而中国处于低位,有望回升
两国民航基本面和股价的错位,对标起点为疫情前的2019年,彼时美国航空处于周期高点,而中国民航业处于周期低位,使得股价对标的起点存在差异,美国航司股价回到疫情前水平难度更大。疫情前美国民航市场已较为成熟,龙头航司不再过于激进的引进运力,2011-2019年供给复合增速仅为2.8%,供需结构不断改善;而我国航司为抢占市场份额,2011-2019年供给复合增速高达12.1%,供需结构持续恶化。疫情前景气度趋势的不同体现在航司收益水平,2011-2019年美国三大航收益水平呈提升趋势,累计上涨10.9%;而中国三大航收益水平累计下跌25.0%。
民航需求内生增速和韧性:中国快速发展,且具有更强韧性
中国民航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9年需求复合增速为12.5%,并且经历了更长时间的内生需求积累,我们认为出行顺畅后,我国民航需求相比2019年更有可能迎来大幅度增长;而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民航市场已较为成熟,需求增长稳定,2011-2019年需求复合增速为3.2%。另外中国民航需求恢复阶段或具有更强韧性。我们认为我国更高的经济增长,需要更为频繁的线下公商务活动,线上的取代效果较小;同时更低的人均乘机次数,使得民众因私出行所受冲击幅度较为轻微。
利润潜力展望:中国民航迎来盈利增量,美国航司成本上涨压力较大
我国民航不仅景气度底部回升,经济舱全票价放松管制有望进一步打开航司盈利上行空间。我们假设票价折扣维持不变,则仅北上广深成都五个城市互飞航线,全票价提升即将为行业贡献361亿净利润增量。而美国航司本身票价水平即处周期高位,并且面临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根据Airlines forAmerica预测,2022年美国航司由于供给恢复受到限制,人工、维修、折旧、起降等单位成本将相比2019年上涨超过10%。另外在通胀和弥补飞行员短缺的背景下,美国航司普遍宣布飞行员的加薪计划,或将进一步拖累盈利提升空间。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影响超预期,经济低迷,国际贸易与政治摩擦,市场竞争加剧,油汇波动,高铁提速,安全事故,补贴下滑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