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证券-2023年资本年会量化私募分会场纪要:《峰回路转,量化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会场纪要(下)-221207

《招商证券-2023年资本年会量化私募分会场纪要:《峰回路转,量化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会场纪要(下)-22120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证券-2023年资本年会量化私募分会场纪要:《峰回路转,量化私募基金发展新机遇》会场纪要(下)-22120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在招商证券2023资本年会的量化私募分会场下半场,我们邀请了6位优秀量化私募机构的创始人和渠道负责人进行了圆桌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今年国内量化格局的演变、国内量化未来方向的展望、量化投资的比较优势等。
随着量化私募的快速发展,量化私募行业本身的策略覆盖度变得更广,在带来更多元的Alpha的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内卷。叠加今年上半年各类资产参差的表现,多策略配置成为当前私募管理人和渠道方关注的焦点,而如何为投资人带来稳定可观的超额回报一直都是量化管理人所要追求的目标。
本次圆桌会议我们邀请了6位量化私募行业的优秀代表,分别是:量客投资的李冬昕、黑翼资产的钟安奇、勤远投资的朱灵引、金戈量锐的凌慧莲、白鹭资管的郑紫娇、鸣石投资的杨堃。
关于量化今年的变化,嘉宾认为今年的行业竞争明显加剧,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募集难度也有显著提升。各大类资产的表现起伏不定,多策略产品成为关注度的焦点。如何熨平净值波动,为投资者带来稳健收益应当给出更多思考。
关于行业未来2至3年的主流方向预判,嘉宾们认为未来短期内,指增类产品仍然是主体,不断增强策略有效性,增加算力支持仍然会愈演愈烈。而多策略(复合策略)产品将成为管理人下一个拼杀的领域。原因在于,单一策略波动大,持有人体验不佳,多策略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多策略产品也将给管理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于量化投资的比较优势,各家都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整体而言,量化能为投资人带来确定性更强的收益,由于分散化和可复制化等原因,量化产品在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上都会弱于主观权益类产品。同时也有嘉宾认为“体系”建设和自我道德约束也应当是成功管理人必备的条件和素质。
量化投资进入新阶段,随着行业内卷加剧,嘉宾认为超额收益或许难以回到2019年2020年的超高水平,对管理人的超额预期应当有个更合理的预估,同时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A股市场愈发成熟,这种微观结构的改变将影响每一位投资者。
关于对券商合作的未来期待,管理人也提出了不少有建设性的建议。相较于海外优秀投行,国内券商目前的合作方式还是过于单一。国内券商目前的合作模式主要还是在代销和交易系统上,然而在券池构建、交易算法、研究支持、投资者教育、各类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仍需要更多投入和提升。这也是当前国内量化私募管理人迫切需要的。
风险提示:1、本文分享内容均已取得相关管理人授权,本文仅对管理人的市场及行业发展观点部分进行分享。2、此文仅是与会嘉宾内容的纪要和分享,仅代表嘉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