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全球疫后复苏行业比较系列之二·东亚篇:2022年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和股市复盘-221121

《申万宏源-全球疫后复苏行业比较系列之二·东亚篇:2022年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和股市复盘-22112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全球疫后复苏行业比较系列之二·东亚篇:2022年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和股市复盘-22112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投资提示:
总结:样本地区消费水平主要在疫情爆发阶段出现明显走弱,考虑季节性因素后,单月环比走弱力度约在10%以内。恢复时间和幅度上,恢复时间相对较快,历次疫情缓和后即可恢复,2022年疫情防控政策放松后,本土消费总体趋势回升;但恢复幅度上,不同消费行业有差异:汽车、电子产品的回补程度相对较好,超市等必选消费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没有超额回补),部分可选消费(纺服等)较疫情前仍有差距。另外,中国大陆出境游未放开也使得部分消费恢复难度较大(比较明显的是韩国免税仅恢复至疫情前的77%,目前内地访港旅客仅为疫情前的2%,中国香港百货公司销售额近恢复至疫情前约55%水平)。股市表现来看,疫情防控政策边际调整后,消费恢复相对确定,消费行业总体相对收益靠前。
分地区来看,日本:(1)日本新冠疫情演进:经历多轮疫情。日本总人口1.25亿人,累计感染率18.5%,累计病死率0.04%。2022年初Omicron确诊人数上升压力最大,2月初达到日增10万例峰值;7月起再次上行,8月达到25万日增;进入11月冬季有再度爆发迹象。疫情防控政策调整:2022年日本采取分阶段、过渡性的“共存”策略。入境人数、公共场所容纳率上限逐渐提升,居家隔离天数缩短,核酸要求放宽。(2)消费:日本商业销售总体比较平稳。疫情较为严重阶段,销售数据阶段性走弱(2020年3月,2021年8月,2022年2月),走弱持续时间约为2个月,后续能够较快回补。从第三产业活动指数来看,日本多数服务业暂未回到疫情前水平,但管控放松后相比于2021年底有所上行。出行恢复至疫情前80%左右,国内航班恢复力度优于国际航班。(3)生产端:疫情严重阶段产能利用率趋弱,后续恢复速度较快但恢复水平暂不及疫情前,其中2022年电气机械、上游能源产能利用率较高,化工、钢铁、电子为主要拖累。
韩国:(1)韩国疫情演进:Delta+Omicron,2022年经历3月和8月大小两次波峰。韩国总人口5168万人,累计感染率51.3%,累计病死率0.06%。2022年1月26日,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破万,2月18日破10万例,3月17日达到单日最高记录的62万例,之后波动下行;7月再次上行,8月日增在10万上下,进入9月后回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2022年2月出台措施做好医疗体系准备,4月放宽入境居家隔离政策、并密集放松国内社会面管控,至10月完全取消入境核酸相关程序。(2)消费:韩国疫情严重阶段(20Q1、22Q1)消费数据阶段性下行,但恢复速度较快,目前多数消费基本回归到疫情前水平,受制于国际旅游暂未完全恢复,韩国免税店零售额仅为疫情前的77%。(3)生产端:2022年产能利用率高于疫情前水平,但趋势回落,其中主要拖累行业来自于化工、金属、电子。
中国香港:(1)中国香港疫情演进:主要经历Omicrion,2022年春季骤增后趋于稳定。中国香港总人口747万人,累计感染率6.05%,累计病死率0.14%。2022年2月中旬进入上升通道后不到半月,日增即突破3万例,之后或受限于检测能力,仅有4月的两次极值(2)消费:2022年消费趋势恢复但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疫情前中国内地旅客占绝对比例,2022年9月内地访港旅客仅为2019年12月的2%。分品类来看,汽车销售恢复靠前、超市回归至疫情前,多数可选消费恢复力度较弱。中国香港制造业占GDP比重极低(小于10%),对总量经济影响有限。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下行幅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