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 商密,应用市场演化分析-221121

《华泰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 商密,应用市场演化分析-22112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计算机行业专题研究: 商密,应用市场演化分析-22112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演化分析:政务、金融先行,重点行业紧随其后
从商用密码产品应用领域占比来看,我国商用密码应用领域按渗透率高低可分为3个层级:1)深度应用渗透:金融、政务;2)中度应用渗透:通信、电力、交通;3)一般应用渗透: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密码在不同下游领域的商业化渗透情况存在差异,行业信息化深度较深、安全标准体系较成熟的金融、政务领域,商密渗透率较高,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医疗等重点行业紧随其后。据赛迪咨询预测,2023年我国商用密码市场规模有望达985.85亿元,同比增长39.32%,我们认为,行业信息化深度、体系标准化程度可以作为后续商用密码下游需求释放节奏预判的重要参考。
深信息化:行业信息化深度决定信息保护紧迫程度
据网络安全研究所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商用密码产品主要分布在金融、政务、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其中政务、金融、通信、电力、交通应用占比分别为24%、19%、15%、12%、10%。应用领域的密码商业化渗透深浅与该行业深度信息化的时间早晚相对应,深度信息化时间越早,商用密码应用渗透越深。其中,政务、金融在2000年前后基本实现深度信息化建设,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在2010年前后完成深度信息化进程。行业的深度信息化转型加速体现了信息数据的“生产要素”属性,因此,商用密码成为行业信息安全建设的重点。
强标准化:密码标准体系提供密码建设范本
商用密码的加速渗透由密评、密改推动,因此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可以为密码建设提供范本,带动密码商业化进程加速推进。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发布,我国商用密码建设朝标准化方向稳步迈进;2021年10月,GB-39786《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发布,标志着密码应用成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必选项,推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加速发展。近年来,政务、通信、电力等领域的密码标准体系日益完善,众多“指南”型文件相继出台,带动商用密码加速渗透。考虑到商用密码进入到“以评促建”的加速渗透期,我们认为,密码标准体系将成为密码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重要助推。
趋势判断:重点行业加速渗透,关注新安全增量空间
我们认为,未来3-5年商用密码将实现重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的加速渗透,同时拓展新安全市场。1)重点行业有望加速渗透:通信、电力、教育、医疗等重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已具备深度信息化特征,后续密码商业化渗透将随标准体系完善全面加速;2)新安全场景将贡献商用密码增量空间:以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为代表的新安全场景,作为新型数字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天然具备深度信息化属性,密码应用需求旺盛,同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工业互联网安全标准体系(2021年)》等新安全标准体系逐步确定,有望带动商用密码在新安全领域的加速拓展。
产业链公司梳理
国产商用密码研究与应用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目前以密码技术为核心的安全厂商主要包括吉大正元、格尔软件、信安世纪、数字认证、卫士通、三未信安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