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南京银行-601009-控股消金零售信贷显著发力,股东高管多番增持彰显信心-221030
《中信建投-南京银行-601009-控股消金零售信贷显著发力,股东高管多番增持彰显信心-221030(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南京银行-601009-控股消金零售信贷显著发力,股东高管多番增持彰显信心-221030(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2年10月28日,南京银行披露2022年三季报:9M22实现营业收入351.88亿元,同比增长16.1%(1H22:16.3%);实现归母净利润149.71亿元,同比增长21.3%(1H22:20.1%)。
营收、利润均符合我们的预期。3Q22不良率0.90%,季度环比持平;3Q22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上升3.1pct至398.3%。资产质量符合我们的预期。
简评
1、非息贡献营收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继续提升9M22,南京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为16.1%,其中净利息收入、非息收入和中收增速分别为0.3%、48.7%和-8.2%,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高达98.9%,成为公司营收的主要增量。9M22,南京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21.3%,较1H22更进一步,以量补价,继续维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从利润归因看,资产规模和其他净收益分别贡献10.8%和17.2%的增速,而息差下行对利润造成10.6%的负面影响。
南京银行深耕江苏地区,同时重点布局京沪杭三地,下游信贷需求旺盛,“大零售”和“交易银行”经营策略以及四大特色生态圈的持续耕耘也将为南京银行后续高增长保驾护航。展望4季度,随着稳增长、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的逐步发力,预计信贷规模的扩张将有效对冲利率下行带来的压力,叠加业内领先的资产质量及稳定的信用成本,预计4季度20%以上的业绩增速可持续。
2、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抵御能力提升
南京银行3Q22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于0.90%,继续保持上市银行领先水平。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小幅上升3.1pct至398.3%,接近400%。同时潜在风险维持较低水平,3Q22关注占比仅0.84%,季度环比略增1bp,较年初下降38bps。根据测算,3Q22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仅为0.50%,年化信用成本仅为0.88%,环比2Q22大幅压降,为利润高增提供有效保障。
展望4季度,在不良率稳定低位,潜在风险持续压降,大幅风险出清的良好趋势下,南京银行资产质量及风险抵御能力方面的优势将获得进一步的巩固与加强。
3、存贷两端零售发力,息差环比企稳回升
9M22南京银行净息差剔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响后的净息差为2.20%,较1H22略减1bp;根据测算,3Q22南京银行未剔除交易性金融资产影响的净息差测算值为1.68%,季度环比提高4bps,较2Q22有所回暖。
消金公司实现控股助力零售信贷增长强劲。目前南京银行已经完成苏宁消费金融公司的收购工作,持有股份比例于9月增至65%,并更名为“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将扩大零售基础客群,引领消费贷实现新一轮增长。三季度零售贷款规模同比增长14.1%,较2Q22环比增长6.1%,3Q22新增零售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为65%,零售贷款存量占比环比上升0.9pct至28.7%。根据测算,3Q22南京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上升6bps至3.66%。
负债端,零售存款贡献三季度主要存款增长。3Q22南京银行存款同比增长16.7%,延续上半年的高速增长。
零售存款是增量主力,3Q22新增零售存款占新增存款比重达398%,对公存款略有下降。
4、大股东、高管多次增持南京银行,坚定看好公司未来发展
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南京银行的重要股东和董监高管理层多次积极主动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和可转债转股的方式增持南京银行股票。股东方面,南京银行第四大股东江苏交控和第一大股东法巴银行分别于今年4月和5月获得持股超10%和15%的股东资格批准,其中法巴银行将持有的可转债全部转股,截止3Q22末持股比例达15.29%,江苏交控及全资子公司江苏云杉资本在7-8月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36亿股,占股本的1.32%,并于8-10月再次增持1.05亿股,目前江苏交控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13.05%。第二大股东紫金投资及其控股子公司紫金信托于9-10月增持5324万股,目前合计持股比例达13.81%。管理层方面,10月10日南京银行发布公告,董监高自7月10日起已累计增持不低于894万元公司股票,占7月增持计划金额下限的105.83%。
5、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重申南京银行买入评级和首推组合南京银行三季报营收增速、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保持于15%、20%以上,预计该盈利增长组合长期持续。
贷款和存款均保持15%以上的强劲增长,零售信贷投放改善助力三季报净息差企稳回升。资产质量指标稳定优秀,多项指标位于上市银行领先水平。预计南京银行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0.4%、20.5%和20.5%,当前估值仅0.82倍2022年PB,维持买入评级和首推组合。
6、风险提示:(1)如果宏观经济大幅下滑,企业偿债能力削弱,资信水平较差的部分企业可能存在违约风险,从而引发银行不良暴露风险和资产质量大幅下降。(2)疫情可能存在反复,影响对公端企业经营和零售端客户消费,从而对信贷需求产生较大不利影响,资产规模扩张受限。(3)宽信用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公司经营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可持续,从而对公司信贷投放产生较大不利影响。(4)零售转型效果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出现大规模波动影响公司财富管理业务。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