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华大智造-688114-业绩符合预期,收到Illumina赔偿费致归母净利润大增-221020

《中信建投-华大智造-688114-业绩符合预期,收到Illumina赔偿费致归母净利润大增-22102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建投-华大智造-688114-业绩符合预期,收到Illumina赔偿费致归母净利润大增-22102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报告
10月19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2.90亿,同比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20.22亿,同比增长339.85%,扣非净利润3.87亿,同比下降24.96%。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9.29亿,同比增长4.63%,归母净利润16.78亿,同比增长4717.83%,扣非净利润0.44亿,同比下降45.42%。业绩整体符合预期。
简评
业绩符合预期,收到Illumina赔偿费致Q3单季归母净利润大增
公司前三季度整体经营稳健,前三季度收入端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20.22亿,同比增长339.85%,主要是由于2022年5月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与Illumina专利纠纷胜诉后,2022年7月公司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Illumina向公司美国子公司CGUS支付3.25亿美元的净赔偿费,使得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4717.83%)。去除赔偿费影响后,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87亿,同比下降24.96%,主要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导致期间费用增加,以及销售产品结构变化导致毛利有所下降。公司此前预计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约3.40亿至4.26亿,扣非端业绩符合预期。
国产基因测序仪龙头,在基因测序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
上游进入壁垒高,公司在基因测序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基因测序仪龙头企业。基因测序相关仪器及耗材处于基因测序产业链上游,整体来看上游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全球基因测序行业设备及试剂耗材主要提供商仅Illumina、Thermo Fisher、华大智造、Pacific BioSciences和Oxford Nanopore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中Illumina、Thermo Fisher和华大智造合计市场占有率超过90%。公司在基因测序仪领域打破国外垄断,是全球少数几家具有自主研发并量产基因测序仪能力的企业。
独有源头核心技术DNBSEQTM优势明显。公司基因测序仪核心技术为DNBSEQTM测序技术,通过仪器气液系统先将DNA纳米球(DNA nanoball, DNB)泵入到规则阵列芯片(Patterned Array)并加以固定,然后泵入测序模板及测序试剂。DNBSEQTM测序技术结合DNB的低错误积累和规则阵列芯片的高信号密度,大幅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产出数据重复序列率低,减少数据浪费。
建立全系列多型号基因测序仪产品矩阵。在核心产品基因测序仪方面,公司依托核心技术,紧跟基因测序仪“小型化”和“超高通量”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全系列多型号产品矩阵,其中,中小型桌面式测序仪主要应用于中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外显子组测序、肿瘤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等项目;大型和超大型测序仪主要应用于国家基因组、消费者基因组、人群队列研究等大型基因测序项目。完善的产品矩阵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
专利纠纷胜诉后与Illumina在美国地区和解,后续海外市场销售推广有望加速
公司自2019年起与Illumina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专利诉讼,此前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受法院禁令限制影响海外推广。2022年5月6日,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陪审团认定Illumina对CGUS(公司美国子公司)的两项专利构成侵权,并应向CGUS赔偿3.33亿美元,此外还认定反诉中Illumina的三项专利无效。2022年7月14日,公司及子公司与Illumina就美国境内的所有未决诉讼达成和解,Illumina向CGUS支付3.25亿美金的净赔偿费,获得公司“双色测序技术”系列专利授权。未来三年双方在美国境内将不会就专利侵权以及违反美国反垄断法或不正当竞争起诉对方及其客户,也不对现有测序平台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此后公司于8月开始在美国销售基于CoolMPS技术相关测序产品,并将于2023年1月开始销售StandardMPS相关测序产品。
此外在今年7月8日,公司宣布适配HotMPS测序试剂的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正式进入英国市场,HotMPS试剂不涉及CoolMPS或StandardMPS试剂的专利纠纷,目前已在英国市场开始销售;9月6日,适配HotMPS高通量测序试剂的测序仪开始在德国市场正式销售。公司在美国地区的胜诉及与Illumina和解,以及未来可能在更多地区进行的和解将缓解公司在欧美市场推广的阻力,后续海外市场销售有望加速。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5.57、55.80和71.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0%、22.4%和27.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9、6.77和9.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4%、-67.7%和33.6%;折合EPS分别为5.08元/股、1.64元/股和2.19元/股,对应PE为25.8X、80.1X和60X。剔除赔偿费等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预计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4、6.57和8.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9%、41.6%和34.7%,折合EPS分别为1.12元/股、1.59元/股和2.14元/股,对应PE为116.9X、82.6X和6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专利诉讼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推广不及预期、关联交易风险、新技术更新替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