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工业低碳转型关键期,关注工业节能-221020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工业低碳转型关键期,关注工业节能-221020(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专题研究: 工业低碳转型关键期,关注工业节能-221020(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关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重点用能设备、重点用能领域的节能改造机会
“十四五”是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制造业用能需求刚性增长,能耗控制压力仍然较大,到2025年单位GDP能耗目标比2020年降低13.5%。《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用能领域、重点用能设备;统筹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数字赋能等对节能提效的促进作用,全面提升工业能效基础。9月28日央行向包括“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在内的十个领域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我们看好:1)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尤其是制冷系统节能;2)高效节能电机及系统(含风机/泵/压缩机)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需求;3)工业用户多能互补,余热利用市场空间广阔。
聚焦重点行业:加强传统高耗能行业系统优化,关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一方面,加强传统六大高耗能行业(石化、化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的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另一方面,重点关注数据中心建设的节能,制冷系统节能是IDC节能的关键,以液冷、间接蒸发冷却为代表的IDC新型节能制冷技术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我们预测2022年国内IDC间接蒸发冷却系统市场规模有望增长到79.2亿元,2020~2022年CAGR为40.1%。
聚焦重点用能设备:高效电机系统(风机/泵/压缩机)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目前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压缩机技术依然由外资主导,强制能效标准建立有助于我国电机、压缩机、泵等用能设备技术升级,加快进口替代,优化产业结构。我们看好:高效节能电机及系统(包括风机、泵、压缩机等)的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的机会,建议关注新能效变压器、锅炉/燃烧系统改造及配套系统优化。
聚焦重点用能领域:工业用户多能互补,余热利用潜在市场空间大
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余热利用率约30%-50%,国外先进钢铁企业平均可达80%-90%,提升空间较大。据前瞻网,21年我国余热资源潜在利用价值超2500亿元,2026年将达2930亿元。多能互补趋势下,余热利用需求启动,关注:1)工业重点用能领域:面向终端用户电、热、冷、气等多种用能需求,通过热电冷三联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结合余热利用,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综合梯级利用;2)供暖领域:供热趋势从清洁采暖高成本向低成本、单一能源向多能互补转变,废弃余热利用、低谷蓄能、空气源/地源/水源热泵等多元化供暖方式有望持续成长。
涉及公司
1)重点行业:看好IDC新型节能制冷技术,推荐英维克,产业链公司有三花智控、佳力图、中石科技;2)聚焦重点用能设备,看好高效节能电机及系统(含风机/泵/压缩机)进口替代,推荐汉钟精机,产业链公司有卧龙电驱、江特电机、鸣志电器、江苏雷利、鲍斯股份、东亚机械、开山股份、陕鼓动力等:3)聚焦重点用能领域:工业用户多能互补,余热利用需求有望快速增长,推荐冰轮环境,产业链公司有西子洁能、双良节能、海陆重工、华光环能。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碳减排进度不达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