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221011

《华泰证券-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221011(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221011(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科技行业+能源转型”:展望信息技术与清洁能源加速融合的未来
我们认为此次能源转型进程中,信息技术和能源行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一方面,能源转型将对科技行业增长路径和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2020年科技行业占国内总用电量的7%,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领域更是未来能耗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科技企业在价值链控排上需要起到排头兵的作用,而碳中和趋势也将引发长期产业格局及供应链变革。另一方面,技术进步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原动力,也是本轮能源迭代中的最大变量,功率半导体、电网数字化、储能温控等科技细分领域分别作为“源-网-荷-储”端的关键技术将全面赋能我国能源转型进程,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提供底层技术保障。
科技行业视角#1:能源转型引发科技行业格局及产业链变化
我们认为,能源转型将对科技行业的产业趋势及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IDC领域,新电价政策下IDC在核心城市运营成本提升8.8%,叠加能耗指标收紧,绿色化能力将成为行业关键竞争要素之一,在光伏发电/储能/节能降耗等领域有所投入的企业未来有望拥有更高的利润率与竞争力。对于消费电子制造业,苹果计划于2030年实现全价值链碳中和,果链企业积极参与,ESG表现优于同业,在资本市场有望享有“绿色溢价”;同时,能源转型的要求以及与品牌厂在此方面的紧密合作拔高了供应链进入门槛,转型不力的企业或将出局,中长期来看,份额有望向能源转型领先的企业进一步集中。
科技行业视角#2:科技企业深度参与数字能源布局,迎新一轮发展机遇
能源转型进程中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电力电子硬件与数字孪生、能源管理平台等软件融合,为能源系统提供了“控制大脑”,发挥了效率和成本的双重优势。ICT龙头华为目前已成为国内数字能源的领军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光伏/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能源管理云等领域。基于华为数字能源的布局,我们认为科技行业参与能源数字化将迎来众多产业机遇:光伏储能的加速应用带动上游材料/器件/电池封装等环节发展,ICT能源基础设施的节能趋势推动低功耗天线/模块化UPS电源/温控系统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清洁能源视角#3:功率半导体/被动元件助推发电侧能源转型
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加速应用是发电侧能源转型的关键,而逆变器和变流器是“风光”发电并网的核心,依赖于功率半导体和被动元件等电子器件的底层支撑,并且随着电子元器件在光伏组件应用的成熟化,风光发电系统初始成本有望下降。我们看好IGBT和被动元件在发电侧能源转型中的加速应用,斯达、江海、顺络等有领先布局的国产厂商有望率先受益。经我们测算,在清洁能源高景气推动下,2025年全球新能源用(包括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储能)功率半导体/薄膜电容/铝电解电容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1036/108/52亿元(21-25年CAGR:37/33/29%)。
清洁能源视角#4:数字化转型保障新能源消纳能力提升
清洁能源的引入增大了发电侧电力输出曲线的波动性,电力电网系统面临供需两侧无法匹配的问题,而数字化转型则是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的关键路径。在能源传输端,电网数字化升级提速,相关投资持续向配电网侧倾斜,我们认为电网通信模块、虚拟电厂相关软硬件配套领域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在能源存储端,热管理系统是保障储能安全的关键一环,我们认为在目前的主流技术中,液冷方案更具发展优势,一方面,从长生命周期角度看,液冷方案在经济性上更优,另一方面,液冷的安全性更适用于大规模储能管理情景,未来液冷方案应用占比有望逐步提升。
风险提示:政策及监管变化风险;技术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