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二):发行侧,注册制引领多层次布局-221011

《广发证券-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二):发行侧,注册制引领多层次布局-22101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证券-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成效(二):发行侧,注册制引领多层次布局-22101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引言:注册制改革引领下,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从“有”到“优”,板块体系日趋完备,多层次市场体系和资本市场配套制度的完备,促进市场各方归位尽责,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助推中国产业升级、上市公司增量提质。
注册制下,多层次资本市场布局完备:(1)从结构看,沪深交易所、北交所等三大交易所在定位上错位互补,形成了涵盖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互联互通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满足多重投融资需求,此外GDR业务扩围,境外直接融资深度扩展。(2)从机制看,注册制改革兼顾包容性与审慎性,实现资本市场有序扩张。注册制放宽了准入门槛,未盈利企业可以选择“市值+营收/现金流”等多种标准上市,其中双创板还为红筹企业上市提供了通道,最大程度上支持新经济、新业态企业的发展。
注册制下,价值判断归位资本市场主体:(1)监管部门、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等资本市场主体在注册制改革中各尽其职。(2)注册制背景下,不同层次市场估值趋于理性。21Q4起,双创板PE溢价率(发行PE溢价率=首发PE/首发时所属行业PE-1)由负转正,22Q3达121.94%,北交所PE溢价率虽仍为负,亦有提升趋势,由于新股定价中枢上移,破发现象必然出现,新股定价逐步回归理性。
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直融效率显著提升:(1)IPO审核周期缩短,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宽:第一,注册制改革下,IPO保持常态化发行,审核注册周期大幅缩短,使得上市效率提高。第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宽。注册制以来,22年前三季度双创板IPO规模同比增长76%。(2)二级市场改革促进一级市场创新资本形成:随着注册制背景下退市机制逐步完善,PE、VC对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创科技企业投资规模提升,2021年PE、VC机构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等硬科技行业的投资规模占比超50%。
注册制下,产业结构升级跃迁:(1)A股信息技术等高端制造业占比提升,周期和金融地产板块的市值占比明显缩小,截至2022年9月,我国成长类产业市值占比24.27%,较2005年的10%左右大幅提高。(2)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值占比快速提升,从2019年的不到2%提升至2022上半年的10%左右,且培育一批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核心假设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全球疫情仍存在反复的风险;全球经济修复可能不及预期;全球/中国通胀高位流动性可能边际收紧;中美贸易/金融领域的关系仍有较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