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六: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纵深推进绿色金融改革-221010

《申万宏源-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六: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纵深推进绿色金融改革-221010(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万宏源-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六:重点区域先行先试,纵深推进绿色金融改革-221010(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内容摘要:
设立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纵深推进我国绿色金融改革的重要举措。截止至2022年9月,已有浙江衢州、浙江湖州、广州花都区、贵州贵安新区、江西赣江新区、新疆哈密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克拉玛依市、甘肃兰州新区以及重庆十地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模式,持续增强地方绿色金融能力建设。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积极发挥制度体系的引导作用。一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制度建设是全国性绿色金融政策的地方性实践,与地方发展情况紧密结合。二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地方绿色标准建设中先行先试,且相关支持措施更多是在专项指引文件中出现。三是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定期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联席会议与成立地方绿色金融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来强化协调机制。四是政策引导和金融市场基础是影响绿色金融实践的两大关键因素,其中短期内政策引导是主要因素。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构建多元发展的绿色产品体系。从整体来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正逐步构建以绿色信贷、债券为主,碳排放权交易、绿色保险以及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工具多元发展的绿色产品体系。从特色实践来看,一是创新贷款发放模式,浙江湖州开发“绿色工厂提升贷”、新疆昌吉创新“PPP+特许经营权”绿色信贷模式,以此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二是绿色债券与重大项目建设紧密结合,江西赣江新区发行全国首单绿色市政专项债、贵州贵安新区利用资产证券化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三是贵州贵安新区、广州花都区开发林业碳汇统筹实现“减排”和“增收”的双赢局面。四是广州花都区和浙江衢州通过创新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生猪保险来提高投保、承保主体参与意愿。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通过加快绿色机构集聚、搭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来提供专业化绿色服务。一方面,绿色专营机构加速扩容。一是绿色金融专营机构量质齐升,逐步构建以银行绿色专营机构为主、非银行绿色专营机构为辅的组织体系,加快探索国际化绿色金融业务模式。二是绿色金融中介机构是提供绿色服务的重要力量,服务范围主要覆盖绿色资产评估认证、绿色金融咨询、绿色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对推动绿色资产交易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三是绿色金融研究机构依托当地金融学会深化地方绿色金融学术研究体系和理论框架,发挥智库力量,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提高绿色金融运行效率。一是通过搭建绿色项目库等平台来缓解绿色金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二是通过打通地方政府现存各类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政企银多方合作效率,促进绿色投融资运行。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不断完善财税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一方面,财政激励政策主要集中体现在落户激励、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激励、贴息贷款、财政补贴的风险分担机制等。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评价考核机制、强制信息披露、风险追责等加强对绿色金融体系的监督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