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证券-“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五):如何刻画新兴产业估值?-210823

《广发证券-“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五):如何刻画新兴产业估值?-210823(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发证券-“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五):如何刻画新兴产业估值?-210823(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篇为《策话新兴产业系列》报告的第五篇,从产业特性、生命周期角度建立新兴产业更为适用的“新”估值体系,通过对估值的横向、纵向对比,衡量其当前真正的估值水位,并筛选出相对低估的公司名单。 新兴产业估值的本质与步骤:新兴产业丰富多样的盈利模式和前所未见的成长曲线对传统估值体系发起挑战,但股票估值的核心仍然围绕股东未来回报的折现展开。 新兴产业估值可大致分为以下步骤:1.厘清行业属性;2.界定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位置;3.对以上两点和不同估值方法所适用的情境进行匹配,选定合适的估值方法并予以评价。 如何分行业、分生命周期对新兴产业估值?按生命周期阶段:1.初创期,盈利模式尚未清晰,通常使用市占率等非财务指标,可采用历史交易法、可比交易法等估值方法。 2.成长期,经营和盈利模式逐渐清晰,盈利未稳定时可用P/S、P/FCF估值法,跨越盈亏平衡线并仍保持高增长时,可使用PEG。 按所处行业特征:1.资产属性,重资产且账面价值相对稳定适用P/B估值法,相对轻资产则更适用P/E、PEG等。 2.行业周期性,强周期行业不适用P/E、P/FCF等,而更适用P/B指标;弱周期行业对于大部分估值方法都较为适用。 新兴产业有哪些适用估值方法?本报告主要从以下几大指标来更精准衡量新兴产业估值:1.PEG。 更好考虑成长性,优化市盈率估值使之更能匹配其未来盈利的增长前景。 2.市销率PS。 适用于市场渗透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行业,但缺乏对于收入结构和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反映。 3.市现率PCF。 适用于盈利波动大但自由现金流稳定,或高度关注现金创造能力的公司。 4.市研率PRR。 可以反映对公司早期研发投入在未来转换为研发产出的预期,但难以反映研发效率或成功概率。 根据12大新兴产业链基本特征,在结合各行业估值方法分析后,我们针对每个一级新兴行业提出更为适用的“新”估值方法(详见表4)。 当前时点,各新兴产业估值水平如何?PE(TTM)和PB(LF)的传统估值角度,新兴产业估值历史分位数分别为79%、97%,均处于明显高位。 在更为适用的新估值体系中,多数新兴产业的估值并未处于极端高位,例如:1.CXO行业PEG在历史均值附近;2.光伏PEG为0.96,73%历史分位数;3.半导体PEG处于48%历史分位数;4.医美P/S处于50%历史分位数;5.新能源汽车PEG为0.88,处于75%历史分位数;6.创新药PS为3.57X,仍处于高位但已低于+1STD;7.医疗器械行业PEG为0.39,处于15%历史分位数;8.5G产业链的PEG为0.79,连续数月处于1以下。 附新兴产业低估公司名单(详见表7)。 核心假设风险:盈利环境或信用环境波动超预期,海外政经环境变化,疫情反复或疫苗注射进展不达预期,新兴技术变革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