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债资信-电力行业专题报告2018年第170期(总第708期):中国电力体系基础研究(上),中国电力系统构成及电力交易机制理-181230

《中债资信-电力行业专题报告2018年第170期(总第708期):中国电力体系基础研究(上),中国电力系统构成及电力交易机制理-18123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债资信-电力行业专题报告2018年第170期(总第708期):中国电力体系基础研究(上),中国电力系统构成及电力交易机制理-18123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内容摘要
本专题主要从电力系统构成、电力交易机制以及电力跨区域调配等三个方面研究中国电力体系,分为上下两篇,本篇为上篇,主要总结我国的电力系统构成以及电力交易机制;下篇将在分析当前电力供需格局的基础上,对目前的跨区域电力调配及影响进行分析。本篇报告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中国电力系统涉及运营主体包括发电系统、输变配电系统、售电公司及用户。其中发电端装机容量及发电量以火电和水电为主,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近年增幅显著;输变配电系统包括输电、变电和配电系统,其中增量配电改革是新电改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改革推进速度缓慢;售电公司新电改后发展迅速,其中配售一体、发售一体及用户型售电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相对优势地位;用电侧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二产用电量仍将呈下降趋势,三产用电量占比将持续增加。
2、电力交易机制方面:
(1)电价形成机制:我国销售电价主要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三大部分构成,新电改对电价改革的思路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即管住中间输配电的价格,放开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其中,输配电价体系包括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区域电网输电价格、跨省跨区专项工程输电价格以及地方电网和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目前除省级电网输配电改革基本完成之外,其余三项改革全面完成仍尚需时日。
(2)电力交易体系:电力交易品种包括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跨省(区)电能交易、发电权交易等,随着交易市场化进程逐步深化,市场化交易电量规模快速增长,但省间交易占比不高。电力交易方式主要包括双边协商交易、集中竞价交易、挂牌交易等,其中双边协商方式仍为主要方式,随着市场逐渐成熟,集中交易及挂牌交易占比将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