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研究院-科技行业专题报告:建议释放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190107

《恒大研究院-科技行业专题报告:建议释放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19010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大研究院-科技行业专题报告:建议释放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19010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摘要:
通用航空产业是以飞机制造为核心,涵盖通航运营、综合保障、延伸服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产业链条长、服务领域广、带动作用强。通航产业承载着提升高端装备制造能力、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善民生和升级消费的使命,可同时服务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将成为国家带动投资、促进消费、推动转型的重要选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测算中国每年通航飞机销售规模300亿左右,并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通航机场建设每年可带动百亿级别的建设投资,通航可服务于短途客运货运、农林喷洒、旅游娱乐等,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在抢险救援、医疗救援、军民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国土面积排名居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通航产业均较为发达,中国与上述国家相比差距巨大。通用航空相比公路和铁路交通,具有建设成本低、布点灵活等优势,可满足地面交通不便地区的客运货运需求,具有巨大的交通、经济和国防价值。
"上不了天、落不了地、产业薄弱"已成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巨大发展潜力仍待释放。我国低空空域管制严格,低空管理体系和空域资源规划有待完善,通航飞机"上天难"已成为制约国内通航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通航产业整体发展缓慢,通航机场审批繁琐,导致通航机场建设进展缓慢,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同时我国通用航空研发、制造、运营能力较弱,产业活力有待激活。
我们建议应从空域管理体制、空域资源规划、机场建设、飞机制造、区域试点等5个方面推进,释放我国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1、理顺国家空域管理体制,划分军航民航空域的权力责任,从体制上解决空域管理问题。建立军民空管联合运行机制,完善空域管理法律法规,加强低空管制能力建设,逐步减少通航审批环节与运营限制。2、强化国家空域顶层设计,加强国家空域资源的统一规划,实现全国空域分类划设和管理。综合考虑军航民航空域使用需求,对全国空域进行统一规划。同时加强全国干线航路网规划,推进单向大通道航路规划和实施,推进终端管制区建设,加快繁忙终端区空域优化。3、补足通用机场建设短板,科学谋划按需布局,调动各方投资建设积极性。未来通用机场布局应贴近市场、服务需求,着眼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区域协作,合理搭配民用运输机场与通用机场,统筹服务保障设施建设。4、提升研发制造能力,鼓励科技创新,构建完整的通航产业制造体系。通过出台配套产业政策,构建国家级通航研发体系、创业平台、工程中心,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优价廉、适用于我国通航需求的飞机整机与关键部件生产制造,全方位降低我国飞机购置成本。5、结合各地区需求特点,侧重不同通航业务发展。比如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公务飞行、医疗救援等需求旺盛。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地面交通不便,亟待发展短途运输服务,方便民生出行、货物运输,同时还可为国防维稳与应急救援提供飞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