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研究院-房地产行业贝壳研究院·2019年度市场洞察:全流通时代-190218

《贝壳研究院-房地产行业贝壳研究院·2019年度市场洞察:全流通时代-190218(5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壳研究院-房地产行业贝壳研究院·2019年度市场洞察:全流通时代-190218(50页).pdf(5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理解房地产市场的全流通视角
市场结构对于市场表现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观察市场表现要从全流通的视角展开。全流通是指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之间不再是孤立分割的关系,而是互生共连的交互关系。三个市场之间交互的方式、时机与动能决定了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总体效果。
全流通:理解市场的结构性视角
在全流通的市场格局下,微观的市场运行机制是“交易乘数”效应:即当一个潜在客户从租赁市场进入交易市场会引发一连串交易,从而显著放大交易总量。
举个例子,假设100 个租房者进入购房市场,其中50 人选择新房,资金从租客与银行进入开发商,完成一次性交易;另外50 人选择二手房,资金从租客与银行进入50 个卖房的业主。考虑到资产配置渠道的有限性(中国金融资产波动性大、收益不稳定),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这50 个业主全部选择换房,并按照同样的比例(50%),25 个业主进入新房市场,另外25 个业主进入二手房市场,至此一次连锁交易产生,如此循环,会触发更多的交易。如果触发3 次交易,那么最终的交易量为175,交易乘数为1.75。很显然,初始交易进入二手房市场的比例越高、连锁交易的次数越多,乘数效应越大。
交易乘数可以解释城市之间市场表现的差异。比如,北京和上海两个存量主导的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二手房成交占比超过70%),换房比例均在60%以上,即大部分业主卖房之后会选择买房,两个城市的交易乘数通常大于2,即一个新进入市场的购房者会触发超过2 次交易,从而导致交易量快速且集中增加。相比之下,深圳换房比例较低,首次置业比例相对较高,所以乘数效应相对较低。从这个角度看,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上涨主要由于换房需求的快速释放,而深圳房价上涨则主要取决于首次置业人群杠杆的上升,这也导致深圳房地产市场对信贷条件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