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建筑行业:“见微知筑”建筑细分行业深度解读系列之四,政策暖风频吹,两主线掘金装配式建筑 -190307

《华泰证券-建筑行业:“见微知筑”建筑细分行业深度解读系列之四,政策暖风频吹,两主线掘金装配式建筑 -190307(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建筑行业:“见微知筑”建筑细分行业深度解读系列之四,政策暖风频吹,两主线掘金装配式建筑 -190307(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策红利释放叠加新区规划落地,装配式建筑迎来暖春
2014 年以来,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相继出台,规划目标更为明确。近期在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新区规划推动下,装配式建筑有望在政府类建筑外获得更多商业应用。若2020/2025 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5%/30%,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208/16158 亿元,CAGR 为30%/22%,是建筑细分行业中成长性较好的子行业。在当前成本假设下,重点推荐智能制造(中国建筑/鸿路钢构/上海建工)和高端板材(北新建材)。
国内装配式建筑历经波折,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是装配式建筑的三种基本形式,目前以前两者为主。发展装配式建筑不仅有助于推动建筑绿色节能化,而且有助于消化上游水泥和钢铁产能,2017 年全国PC 预制构件设计产能年消耗混凝土约3600 万方,钢结构用钢量占全国粗钢产量7.4%。工业化发达国家钢结构高速发展期一般持续20-25 年,稳定期钢结构产量占粗钢产量的比重维持在20%-30%。国内2017 年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当年新开工房屋面积比例仅8.4%,低于发达国家快速发展期20%以上的比例。
政策规划目标清晰,2020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7000 亿元
根据《“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和《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到2020 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15%以上,2025 年达到30%,我们测算2020/2025 年装配式建筑市场将分别达到7208/16158 亿元。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 年)》,2020年钢结构用钢量占粗钢比例达到10%,建筑钢结构占全国建筑用钢比例达到25%以上,2020/2025 年钢结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774/4848 亿元。其中,棚改预计贡献装配式建筑市场的18%,长租公寓市场预计拉动行业产值约2000 亿元,雄安新区装配式建筑市场中期有望突破500 亿。
钢结构龙头市占率仅2%,PC 结构建安成本相对占优
PC 结构和钢结构施工行业高度分散,前者规模小且参差不齐,后者上市企业多,市场化程度高。2017 年龙头企业中建钢构/鸿路钢构市占率仅分别为2.1%/1.6%。由于PC 结构中材料费随预制率的升高而升高,结构成本高于现浇9-25%,但PC 结构人工费占比12-20%,高于钢结构人工费占比8%,导致目前钢结构建筑每平方米建安费用比PC 结构高约8%~28%。
投资建议:智能制造/高端板材两条主线挖掘机会
(1)装配式建筑施工集中度低,龙头市占率仅2%,在行业预期2018-2025年年复合增速超20%的基础上,钢结构智能制造龙头中建钢构和鸿路钢构有望超越行业增长,重点推荐中国建筑和鸿路钢构,以及装配式建筑推进较快的上海本地龙头上海建工;(2)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有望带动石膏板销售,重点推荐市占率60%的龙头北新建材。
风险提示:装配式建筑政策落地慢导致需求不及预期,钢材和混凝土成本大幅上升导致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无法下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