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研究院-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税改革研究系列之一:房地产税能否替代土地出让收入?-190310

《恒大研究院-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税改革研究系列之一:房地产税能否替代土地出让收入?-19031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恒大研究院-房地产行业房地产税改革研究系列之一:房地产税能否替代土地出让收入?-190310(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导读: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房地产税再次引发热议。为什么要进行房地产税改革?改革方向、节奏、力度是什么?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经过近半年的研究和国际比较,我们使用详实的数据和逻辑,模拟房地产税可能的税率和免征面积方案,测算房地产税在规模上,能否替代地方土地出让收入。
摘要:
我国与房地产相关的税种有 11 个,但大多集中于开发建设环节,保有环节的税收包括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2017 年仅占地方本级税收收入的 7.2%,远低于 OECD 国家 50%的平均水平。我国保有环节税收规模相对少主要由于税基小。一是征税范围方面,现行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居民自用住房免征,对居民出租住房未强制征税。二是计税依据方面,房产税采用房产原值扣除 10-30%或租金、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固定单位税额。
当前,我国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相关税收。2016 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 28.6%,房地产相关税收占比17.1%。这些税收集中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2016 年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开发建设环节、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规模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3%、4.4%和 3.4%。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新房成交占比正不断下降,土地出让收入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环节税收规模增速降低是趋势;叠加减税降费,地方财政压力将进一步凸显。
房地产税改革,方向是将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这两个涉房涉地的税种二税合一,并对个人住房开征房地产税;目的是用房地产税替代土地出让收入,完善地方税制,使地方政府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适应未来存量房时代新形势。
我们建立了房地产税规模测算模型,对未来全国和各省房地产税增收规模进行评估。设定“房地产税规模=名义税率全国存量住房价值征税住房占比”,其中征税住房占比由人均免征面积和城镇家庭住房面积结构决定。因此,税收方案中的名义税率和免征面积,是决定房地产税规模的税制因素。测算结果如下。
短期内,房地产税规模无法比拟土地出让收入。以 2017 年土地出让收入5.2 万亿为标准,要使房地产税超过土地出让收入;免征面积 0 平时,税率需在 2.5%以上;免征面积 12 平时,税率需在 4%以上。因此,如果免征面积超过 12 平,税率在 4%以内,房地产税无法替代土地出让收入。
参考国际上 0.6-6.7%的房地产税收入比,我国合理的实际税率为 0.1-1%,对应人均免征面积 30 平、综合名义税率 0.3-3.5%。在目前的存量房规模和房价水平下,房地产税 1678-19579 亿,仅相当于 2017 年土地出让收入均值的 3.2-37.6%。
短期内各省房地产税均无法替代土地出让收入。按免征面积 30 平,各省房地产税替代土地出让收入的税率临界值位于 4.8-23%,均远超当前合理名义税率上限 3.5%。各省房地产税对土地出让收入替代度呈“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东北和京沪”阶梯式递增,与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度负相关。京沪进入存量房时代,土地出让收入不再是政府重要收入来源,同时房地产税税源规模大,因此替代度高。其他省份处于增量房时代,土地出让收入远高于房地产税规模;因此经济越发达、房地产市值越大的省份,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更高,替代度反而更低。
长期看,在三大前提条件下,房地产税可完全替代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重要财政收入。一是随着城镇人口和人均居住面积提高,税源规模大幅增加。二是若房价增速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房价收入比将下降,居民可承受更高的实际税率。三是随着存量房时代逐步到来,土地出让收入规模降低,地方政府征税动力提升。测算显示,未来房地产税上限可达 7.2 万亿、占地方财政收入 47.7%,超过 2017 年 24%的土地出让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短期房地产税不能替代土地出让收入,房地产税对预期有显著影响。一旦开征房地产税,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预期将有下滑,因此,房地产税与土地出让收入,在一定时期存在“跷跷板”关系,此消彼长,不能完全替代。
房地产税改革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立法先行的总指引下,相信一定经过认真论证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后,方会出台。
风险提示:房地产税改革方案超预期;土地出让收入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