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证券-氢能专题报告:新能源、轻能源、氢能源-210903

《银河证券-氢能专题报告:新能源、轻能源、氢能源-210903(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河证券-氢能专题报告:新能源、轻能源、氢能源-210903(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政策指导下,氢能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今年陆续出台的多个重磅文件,提出对氢能发展的前景展望。 多地发布“十四五”氢能产业规划,布局未来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不同政策均体现出对氢能产业的大力扶持。 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发展需从多点入手。 从制氢来看,看好灰氢中的工业副产制氢、蓝氢、以及绿氢的发展前景。 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估算,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从3342万吨增加至3715万吨,2060年则增加至1.3亿吨左右。 “蓝氢”则成为“灰氢”过渡到“绿氢”的重要阶段。 灰氢中工业副产制氢,具有生产成本较低、技术成熟、效率高等优点,预计未来我国PDH扩产将带来90万吨/年以上的副产氢潜在增量,增长潜力可观。 虽然蓝氢在灰氢的基础上结合CCS技术,成本有所提高,但是依然低于绿氢成本,因此看好蓝氢未来的增长空间。 绿氢长期占比有望大幅提升。 从增长空间来看,受益于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以及碳排放约束,2020-2030年间绿氢比例将从3%上升15%。 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 我们看好灰氢中的工业副产制氢、蓝氢、以及绿氢的未来发展前景。 从中游储运来看,储运氢气的方式主要分为气态储运、液态储运和固态储运。 高压气态长管拖车是我国目前氢气运输的主要方式,我国目前正不断建设氢气管道工程,未来管道输送氢气压力等级升级和氢气管道规模扩大能降低氢能管道输送成本。 液态储运具有储氢密度高,能运送大量氢气,适用长距离运输氢气运等优势。 但液体转化成本高,未来伴随成本下降,有望在液态氢气运输上具备竞争力。 加氢站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到2020年底达到553站。 从下游燃料汽车行业来看,氢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2050年,氢能源将承担全球18%的能源需求,有望创造超过2.5万亿美元的市场,燃亮电池汽车将占据全球车辆的20-25%。 近年来氢能源汽车都保持了较高的销量和保有量增速,2016年和2019年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63%和114%。 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污染小、噪声低、充能快等优势。 2020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42亿美元。 成本端,燃料电池降本空间大,据测算,我们认为2020-2030年每年系统成本下降14%左右。 长期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将是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主力。 根据预测,2020-2025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16.64%,2025年将达到90.5亿美元。 可以看出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大,看好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发展前景。 总体而言,政策支持氢能发展,叠加行业长期发展潜力大,推荐氢能源产业链上制氢、储运、以及核心部件和整车的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1)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府补贴下滑导致行业增长放缓的风险;2)燃料电池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3)新能源制氢渗透率缓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