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二):金融改革大机遇,创新求变谱华章-190310

《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二):金融改革大机遇,创新求变谱华章-190310(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二):金融改革大机遇,创新求变谱华章-190310(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金融供给侧改革时代,区域性银行更应突破固有限制
2019 年2 月,中央提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银保监会指出将继续增加中小银行的数量和业务比重,政策赋予了城商行、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差异化发展新机遇。但这是否意味着区域性银行可以坐享其成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认为区域性银行当前威胁与机遇共存,行业亟待转型,主要措施包括借力于资本市场、利用资管转型机遇、抓好创新及特色等。当前部分银行已在零售、资本补充方面开展尝试,我们认为只有先发求变的银行才可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实现规模、盈利、市场份额的全面跨越。
熟知客户、决策高效、成长快,但也存在先天不足
内部禀赋方面,区域性银行存在一定优势,包括:1)深耕当地,更了解基层客户需求;2)架构相对简单,决策效率更高;3)处于发展早期、成长性突出。但同时,区域性银行的固有不足也较为明显,过度依赖于利息收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经营天花板明显均限制了其发展。
外部机遇与威胁并存,创新求变方为正道
区域性银行的市场威胁主要有两个方面。宏观经济层面,经济增速下行,银行资产扩张空间受限。供给侧改革驱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企业经营空间挤压,资产质量或受扰动。金融环境方面,利率市场化与同业监管环境趋严,负债压力凸显,抬升负债成本,挤压息差水平。同时,金融改革带动直接融资大发展、金融科技日新月异、区域合作深化均赋予了区域性银行发展机遇。在危机并存中如何实现跨越?唯有勇面变革,顺势而为。
资本市场大发展时期,善借力者乘风起
资本市场赋予了区域性银行变革机遇,区域性银行可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股权结构、再融资增强资本实力、探索并购外源扩张。首先,推进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引进战略股东可增强银行的市场化基因。其次,在监管窗口期,区域性银行可加速再融资补充资本,夯实资产扩张空间。最后,可紧跟政策开闸趋势,积极运用并购重组手段,实现快速规模扩张和差异化禀赋吸纳,多措并举快速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资管行业转型有机遇,创新及特色均不可失
理财子公司这一全新牌照是区域性银行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的重要渠道。银行理财的转型之路虽然有挑战,但外界合作可帮助其实现快速转型。券商则是合适的合作对象,其既是资本市场的核心角色,又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面对金融科技,区域性银行可采取自主+引进同步进行的策略,借力科技稳定负债、提高资产配置能力;除科技创新,区域性银行也可通过跨界合作实现产品创新。在区域化大发展时代中,特色产业形成加快,区域性银行可专注于服务当地特色产业,实现政策导向中的“差异化”。
部分银行转型成效斐然,先发求变为根本良策
近几年,部分区域性银行已开始创新求变,主要手段主要包括实行零售战略、快速融资扩大规模、跨界合作实现不同机构优势互补等。在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市场有进有出良性机制逐渐形成。区域性银行创新求变、快速转型刻不容缓。先发求变的银行可在竞争中获得先机,实现规模、盈利、市场份额的全面跨越。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