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船舶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兴船振产立潮头,奋楫扬帆谱新篇-190318

《华泰证券-船舶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兴船振产立潮头,奋楫扬帆谱新篇-190318(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船舶制造行业研究报告:兴船振产立潮头,奋楫扬帆谱新篇-190318(38页).pdf(3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军装备需求旺盛,带动军船建造产业持续繁荣
我国海军近年发展迅速,舰艇服役数量及技术水平提升明显,但还有多艘老旧舰艇在服役。目前海军现役装备与现代化海军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无法满足未来我国海军战略要求。我们认为,航母编队体系建设叠加老旧舰艇换装,未来几年造舰需求依然旺盛,将带动海军装备特别是航母及大型驱逐舰等高价值主战舰艇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军船建造产业持续繁荣。此外,随着全电动力、燃气轮机、电磁弹射等诸多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有望在新型号舰艇中逐步得到应用,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航运市场底部企稳,供需有望持续改善
航运业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历史上大部分时期航运周期都是5 至15 年,自2003 年开始的本轮航运周期,在2008 年达到周期波峰,之后开始步入衰退,并于2016 年进入萧条期。2017 年以来全球海运需求增速开始高于运力供给增速,航运供需格局开始改善。但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贸易摩擦、春节后传统航运淡季、巴西淡水河谷矿难等因素影响,年初至今BDI 指数大幅下跌,区间最大跌幅达53.6%,目前BDI 指数已企稳。据Clarksons 预测,2019 年全球海运贸易增速为2.84%,运力供给增速为2.57%,航运业供需状况未来有望逐步改善,但消化过剩运力仍需要时间。
环保要求有望催生新造船需求,头部船企竞争力加强
短期来看,国际压载水公约生效、全球硫化物排放要求升级、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区扩容,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将会导致船龄较大的船舶提前拆解,有望催生新造船需求。连续多年的船市低迷,导致竞争力较弱的船厂被迫退出市场,据Clarksons 统计,2018 年全球活跃船厂数量相比巅峰期2009 年已减少63%。船市下行,叠加供给侧改革,我国活跃船厂及船舶配套企业数量也在快速下滑,在行业低迷背景下,龙头企业的研发与资金优势得以进一步凸显,我国船舶行业产业集中度也在提高,头部船企的竞争力正逐步加强。
韩国船企整合以提升竞争力,我国也有望推进船舶行业战略性重组
2019 年1 月,韩国现代重工宣布拟收购大宇造船,如果交易最终完成,韩国造船业将从目前的三巨头模式转变为两巨头,据克拉克森的数据,截至2019 年3 月两家船厂合计手持订单量达1646 万修正总吨,占全球总手持订单量的20.44%。两家船企合并将实现资源互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将会给我国船企带来较大压力。据新华社报道,2019 年1 月14 至15 日,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称国资委将积极稳妥推进装备制造、船舶、化工等领域企业战略性重组。建议关注船舶板块上市公司,包括ST 船舶、瑞特股份、中国重工、中船防务、中国海防、久之洋等。
风险提示:军费增长及军用舰船采购低于预期,民船行业复苏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