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市场点睛:“井喷”降温利大于弊-190326

《上海证券-市场点睛:“井喷”降温利大于弊-1903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市场点睛:“井喷”降温利大于弊-1903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A股大概率进入到“阵地战”阶段
自 3 月 7 日上证指数冲击 3129 点以来,A 股已有十几个交易日陷入区间波动态势,市场由“井喷”的超强格局逐步进入到降温蓄势格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A 股大概率进入到“阵地战”的阶段,从此前波动的下边沿看,2970 点一线曾经两次被市场考验,可以作为调整整固的第一个重要观察点(当然此处未必一定是阶段调整的真正低点)。经过长途奔袭和多日高位波折,整体股票的股价基本被“犁地”一遍,区间内的第一个高点(3129 点)对应着券商、中信建投、人保等人气品种见顶,第二个高点(3093 点)对应着大科技板块和创业板的见顶。第三个高点(3125 点)对应着补涨的蓝筹品种和此前人气品种券商、科技的再度冲击确认。且市场在 3000 点附近对应着十几个交易日万亿以上的成交量,这样的局面极有可能演化为长途奔袭之后的阵地战格局。
重要股东减持和长周期筹码压力共振
从影响因素看,除了上述本轮市场博弈层面的演绎以外。长期筹码压力区域的统计显示,在 3200 点一线是三年以来的筹码密集成交区域,压力怎会不大?此外,股价大幅上涨后重要股东的减持与日俱增,截至 3 月 25 日,沪深两市今年以来共有 802 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减持公司股票,同比增长 79%。“大小非”和股权质押压力集中套现,且后续公布减持计划的数量仍在不断加码。虽然减持未必形成大级别顶部,但产业资本的减持叠加前两个因素(长期压力和本轮获利回吐),形成局部的阶段性负面冲击也值得关注。且在二季度,将有 3400 亿的解禁筹码的增量,虽然不代表全部兑现,但其对解禁公司股价的“震慑”力还是存在的。至少这些公司不敢大幅上涨去迎接解禁筹码。
北向资金先人一步——识时务者为俊杰
近期,另一重要的现象就是伴随着指数的高位波动,北上资金撤离幅度逐步加大。“买买买”是 2019 年头两个月北上资金的主基调,那么自 2019 年 3 月 6 日以来,“卖卖卖”则是近期北上资金的主基调。
北向资金周一现百亿元净流出,创历史次高,历史数据显示,自互联互通机制设立以来,仅出现过两次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超百亿情况,集中发生在 2015 年 7 月 6 日、7 月 7 日,分别净流出 135.23 亿元、103.58亿元。从长期来看,A 股国际化的趋势虽然不可逆转(外资一直呈现长期的战略性买入,阶段性的战术卖出态势),但在本次大涨之后,外资的撤离至少对于市场波动节奏形成明显的扰动和影响。外资基于对国际经济环境敏锐的变化(美联储转鸽后的经济弱化担忧)和国内宏观基本面尚无明显转向的考量,始终未呈现放手一搏之操作,一直以理性的高抛低吸策略应对 A 市场波动。
潜在的监管降温信号
此外,管理层对于市场配资行为和市场股价操纵行为的表态均有“隐形警示”的潜在信号的体现。市场调整对于政策的理解也颇为心领神会。
此处整固降温-利大于弊
所以,基于上述因素(已经在前两周内有很多迹象),在之前的两周的研报中,我们反复提示操作策略由此前的“仓位第一,填平洼地”变更为“控制仓位,兑现盈利”。目前资本市场调整态势已然显现,但起自 3100 点附近的调整对于中期市场比较有利,毕竟大部分品种的反弹幅度还在理性范畴之内,在估值修复的可控范围之内,继续脱离基本面的大涨反而会导致“脱实向虚”的担忧,所以本轮调整不但在消化上述的矛盾因素,也在等待更好的宏观契机,展开更有把握的,与实体经济更为匹配的二阶段行情。
从中央“两会”的召开信息看,中央对于经济的逆周期调控的措施和力度得到了强有力的印证,4 月 1 日增值税减税将即刻执行,5月 1 日社保费率的下降也将跟进执行,这些降税减费将为企业带来至少 1.5 万亿的成本下降,所以执行效果是值得期待的,中央的决心更值得信赖。总体看,目前的市场降温是良性的,金融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把实体的底打扎实了,金融的虚才能更加的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