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市场点睛:“北向”资金“诡异”流动-190528

《上海证券-市场点睛:“北向”资金“诡异”流动-1905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市场点睛:“北向”资金“诡异”流动-1905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北向流入呈现诡异波动
5 月以来,A 股已经在两个缺口形成的区间内运行了近 20 个交易日,箱体下缺口经受了三次冲击考验,均被多方严防死守。本周一,A 股在第三次岌岌可危之下,形成强劲反弹,多方驱动大科技板块和券商,至收盘有百股涨停,市场情绪得到明显缓和。周二,一度局面更加乐观,北上资金结束 8 日连续流出,但净流入节奏呈现诡异波动,日内净流入节奏从 45 亿下滑至 15 亿,尾盘集合竞价大量涌入,一度流入达 110 亿元。买入的以沪深 300 成分股的大盘股为主,最终收盘时北向流入 56 亿,导致周二市场冲高回落后,指数在尾盘呈现异动推高格局,此举可能与 A 股周二纳入国际指数进程有一定关系。其巨幅流速波动和是否具备连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
那么,下缺口经受了三次考验是否可以形成重要的底部?后续市场反弹已然无后顾之忧了呢?
从影响市场的各项因素看,短期的强劲反击似乎依然属于技术性反弹范畴,中期 A 股仍将徘徊于双缺口区间内的基本架构尚难以根本改观。
经济动力是否充足?
从内部经济角度看,在逆周期调控之下的中国经济摆脱去年四季度颓势,今年三月数据达到阶段性高点,四、五月间呈现小幅回落格局,各项逆周期措施进入观察期,经济期望在短期快速回升尚难实现。面临自身周期因素和外部压力,中国政策动力形成“托+改”的基本格局,“托”立足于当下和中期,主要为中国经济提供重要的稳定基础,“改”立足于中期和长期,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当下面对内外压力,“托”慢不得,“改”快不得。政策工具箱以防御为主基调,从经济周期角度不支持 A 股短期有大幅度表现。
外部压力已然缓和?
从外部压力看,我们一直提出的“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观点,在近阶段得到印证。外部压力阶段性尚无缓和迹象,但资本市场经过 5月的回调和等待,市场情绪已经开始适应外部压力的变化,或者可以理解为,资本市场对可控的外部压力的适应度在提升。同时,政策层面在应对上,祭出“稳汇率”、“稳就业”、“稳流动性”等组合拳措施,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稳定各方面预期,稳定外部压力的冲击性。
科创板进程紧锣密鼓
从市场角度看,科创板进程紧锣密鼓推进,部分申报公司即将进入上市审核流程,预计三季度科创板登录应该没有悬念。以 A 股目前的周期特征看,应该不会以高昂的姿态迎接科创板登录,市场大概率是在当下的空窗期,在区间拉锯架构中,做一些板块的“贝塔”机会和轮动机会。
用存量筹码应对“折返跑”
总体而言,基于内外部的实际状况,整体二季度在回落后进入区间波动,在拉锯过程中成交量不断下台阶式萎缩,显示行情隶属于大周期的防御阶段,由于政策对冲效应和预期的存在,市场防御堡垒阶段性不至于有失控局面,下缺口支撑依然较为顽强,但冲击上缺口之动力短期尚难具备。操作中建议控制仓位,用持仓筹码应对区间拉锯,大部分板块在区间拉锯中有折返跑的操作机会。中期耐心蛰伏,等待内外因素的进一步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