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pdf
大小:252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机械设备行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之一: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部件国产化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关键-190712(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将近千亿,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中国氢能联盟发布《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  2025  年、2035  年、2050  年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将分比为达到  5  万、130  万和500  万辆;我们以每辆燃料电池车电堆功率  60kW  测算,2025  年、2035年、2050  年国内燃料电池系统产值分别为:144  亿、720  亿和  990  亿元。2019  年氢能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行业发展有望进入快车道。我们认为,性能提升和成本下降是氢燃料电池车产业化的关键,技术进步和国产化是主要路径,建议关注具备技术研发实力的核心部件国产设备龙头:潍柴动力(控股巴拉德)、汉钟精机、雪人股份、冰轮环境、先导智能。
        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关键
        氢燃料电池要实现大规模商业化,一方面电池性能要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成本要持续下降。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  年),“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未来发展将会有四个方向:1-持续开发高功率系统产品;2-通过系统结构设计优化提高产品性能;3-通过策略优化提高产品寿命;4-通过零部件优化及规模化效应持续降低成本。
        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下降的实现途径:核心技术国产化、规模化  
        燃料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的  63%,其中四大系统:电堆  49%(质子交换膜5%+双极板  10%+催化剂  24%)、空气循环系统  21%、氢气循环系统  5%、热力管理系统  9%。就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发展水平来看,国内电堆产业发展较好,但辅助系统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落后;系统及整体产业发展较好,但大多采取国外进口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我们认为,关键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至关重要,只有实现技术国产化——降低成本——规模化——进一步降低成本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氢燃料产业的商业化。
        燃料电池电堆基本实现国产化,辅助系统国产化正在提速
        1)燃料电池堆中,质子交换膜国内基本实现产业化,石墨双极板技术国内已经成熟,金属双极板是未来趋势,催化剂国内有小规模生产,超低铂或无铂是未来的研发重点。2)供气系统的空压机国内已经有成熟产品,主流技术是螺杆压缩机和涡旋压缩机,有望实现进口替代;氢气循环系统主要依靠进口,预计  2019  年领先厂商会有产品推出;3)车用储氢系统中,国内已掌握  35MPa  储氢瓶制造技术,正在推进  70  MPa  储氢瓶的研制工作。
        建议关注有望实现进口替代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建议关注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公司:潍柴动力(控股巴拉德)、美锦能源(控股佛山飞驰、参股膜电极公司广州鸿基)、雄韬股份(布局膜电极、电堆及系统)、雪人股份(控股空气循环系统供应商  OPCON,参股电堆企业雪吉能)、汉钟精机(空气循环系统、氢气循环系统)、先导智能(膜电极生产设备)。
        风险提示: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尚未自主;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商业化推广模式尚未建立;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尚未形成。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