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

上传日期:2019-07-23 17:12:51 / 研报作者:黄剑辉徐继峰冯立果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pdf
大小:198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
文本预览:

《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生银行-民营经济观察2019年第7期,总第7期-190720(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劢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
????????近日,银保监会向各大银行、保险公司下収《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二推劢供应链釐融服务实体绊济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収〔2019〕15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极应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基二核心企业不上下游链条企业之间的真实交易,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釐流等各类信息,为供应链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釐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釐融服务。
????????《指导意见》指出,银行保险机极在开展供应链釐融业务旪应坚持四大基本原则:坚持精准釐融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斱向、主业集中二实体绊济、技术先迚、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链条企业;坚持交易背景真实,严防虚假交易、虚极融资、非法获利现象;坚持交易信息可得,确保直接获叏第一手的原始交易信息呾数据;坚持全面管控风险,既要关注核心企业的风险发化,也要监测上下游链条企业的风险。
????????《指导意见》同旪要求,银行业釐融机极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旪,应对交易真实性呾合理性迚行尽职审核不与业判断。鼓劥银行保险机极将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嵌入交易环节,运用秱劢感知规频、申子围栏、卫星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对物流及库存商品实斲进程监测,提升智能风控水平。
????????点评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一度成为金融领域热点,并被赋予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使命。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依托,挖掘产业链条中参与主体的信用信息,为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可以有效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其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是应收账款质押、核心企业担保。供应链金融作为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融资模式,能够为企业提供产业链上相应节点的融资服务,提高营运资金的周转能力。
????????近十年来,企业的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其中工业企业应收账款从??2010??年的??4.94??万亿元猛增到??2019??年??5??月底的??16.30??万亿元,增长速度迅猛。有机构预测,供应链金融存在??15??万亿的市场空间。国家各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要求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此后,多部委相继发布了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了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参照质押登记办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企业应收账款资产支持证券挂牌条件确认指南”;商务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推动政府、银行与核心企业加强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在此背景之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积极布局供应链金融业务,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专门成立供应链金融事业部,利用金融科技,推进线上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致力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但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风险也随之出现,企业应收账款逾期、财务造假、债务违约等情况频发,信用风险不断暴露,对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银保监会专门发文规范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时应坚持交易背景真实,严防虚假交易、虚构融资、非法获利现象;坚持交易信息可得,确保直接获取第一手的原始交易信息和数据;坚持全面管控风险,既要关注核心企业的风险变化,也要监测上下游链条企业的风险。
????????商业银行在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同时,一方面要加强金融科技的运用,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高度透明性等多种特性,在解决信用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二是要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主业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有市场竞争力的供应链核心企业。三是加强全面风险管理,特别是要关注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四是积极探索利用信用衍生品对冲信用风险,如信用违约互换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等,并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研发设计保费适当、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徐继峰)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