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证券-汽车行业7月销量数据点评:乘用车批发销量好于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负增长-190812

《渤海证券-汽车行业7月销量数据点评:乘用车批发销量好于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负增长-19081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渤海证券-汽车行业7月销量数据点评:乘用车批发销量好于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负增长-19081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8月12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7月汽车产销数据,7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0.0万辆和180.8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1.9%、4.3%;1~7月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393.3万辆和1413.2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3.5%、11.4%。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4万辆和8.0万辆,分别同比下降6.9%、4.7%;1~7月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0.1万辆和69.9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9.1%、40.9%。
点评:
乘用车批发销量好于预期,商用车降幅大幅收窄
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52.7万辆,同比下降2.6%,降幅相比5月收窄5.3个百分点,好于市场预期;零售销量为148.5万辆,同比下降5.0%,主要受6月主动去库存带来的透支效应,同时数据表现好于车市实际状态,在于6月部分销售数据在7月结转、尚有部分地区仍销售国五车型等多重因素影响。根据中汽协数据,汽车单月销量降幅收窄5.3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商用车销量降幅分别收窄3.9、11.4个百分点,商用车增速收窄主要是客车增速由负转正至14.0%。我们认为,未来透支效应有望弱化,国六车型供给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需求表现,但最终仍有赖于消费信心改善程度。
新能源汽车销量负增长,受6月抢装现象影响
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7%,主要是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下降,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分别下降4.2%、20.6%,主要原因在于6月份补贴过渡期结束带来的抢装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7月的销售,同时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上涨对产销造成了影响。而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9.6%,增长的原因在于新能源公交车补贴过渡期将于8月7日后终止而带来的抢装现象,这也是7月客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季度将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
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末汽车厂商的汽车库存为95.3万辆,相比月初下降1.3%,其中乘用车库存74.5万辆,相比月初下降1.1%,主要在于7月高温休假以及国六车型申报、切换等原因带来的厂商生产节奏放缓;7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2%,环比上升11.8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之上,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六车型补库存,另一方面在于5/6月主动去库存带来的终端需求透支效应。我们认为,三季度开始国六车型相对集中的补库存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在部分地方陆续推出的汽车消费政策加持下,三季度汽车工业库存和渠道库存将先后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批发销量有望率先好转。
板块估值虽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位
今年以来,中信汽车板块跑输大盘15.91个百分点,目前行业TTM市盈率为15倍,从2002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来看,仍位于历史估值中枢下方。其中,乘用车板块13倍,商用车板块16倍,零部件板块17倍。我们认为目前汽车行业景气度正处于底部,下半年在产销改善的预期下有望回升,在行业分化趋势下板块优质龙头业绩改善将好于整体,并有望实现估值修复,因而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投资策略及推荐标的
传统汽车方面,预计三季度汽车工业库存和渠道库存将先后进入主动补库存阶段,叠加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最终落地,后续各地政府有望相继推出具体政策,同时去年下半年基数较低、今年下半年各大品牌新车型陆续推出,预期今年下半年汽车产销将回暖。我们认为,国内新车市场将长期呈现以存量竞争为主的特点,经营分化将是大势所趋,未来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优质龙头效应将越发明显,建议关注主流日系、南北大众及福特相关乘用车产业链的标的,如广汽集团(601238)、长安汽车(000625),以及优质零部件标的精锻科技(300258)、豪迈科技(002595)、玲珑轮胎(601966)。
新能源汽车方面,依靠双积分政策与新能源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推动,以及在国内外车企加大投资布局以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将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加快,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仍将保持一定增速。建议关注具备技术储备和客户渠道优势的优质龙头企业,推荐比亚迪(002594)、宇通客车(600066)、宁德时代(300750,电新组覆盖)、先导智能(300450)。
风险提示:政策推出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低于预期;中美经贸摩擦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