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建材细分行业解读之五:石膏板,周期性弱化,需求空间犹存-190818

《华泰证券-建材细分行业解读之五:石膏板,周期性弱化,需求空间犹存-190818(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建材细分行业解读之五:石膏板,周期性弱化,需求空间犹存-190818(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石膏板行业周期性弱化,DCF结果显示价值底
本篇报告研究海外和我国石膏板行业发展情况,认为:1)需求空间犹存:2019年我国石膏板行业尚未见顶,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2)周期性弱化:随着2011年北新建材市占率提升到50%,2011年以后北新石膏板单平毛利整体稳中有升,周期性弱化;3)龙头竞争优势显著:北新的成本+渠道构建强护城河,品牌升级持续:4)强自由现金流奠定价值底:通过保守的DCF参数假设,计算悲观情景下北新建材每股价值为16.6元。
我国石膏板需求尚未见顶,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
动态看,参考日本石膏板产量数据,日本石膏板产量1997年见顶(6.9亿平),显著滞后房屋新开工面积两个高点:1972-1973年(平均2.6亿平)和1989-1990(平均2.8亿平);美国石膏板出货量2005年见顶(34.6亿平),显著滞后上一轮私人住宅新开工高点:1985-1986年。静态对比,2014年,我国人均石膏板使用量仅为2.5平方米,而日本和美国这一数字分别为4.2和6.4平方米。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石膏板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整体需求尚未见顶。
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北新2011年后周期性弱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石膏板产量从2002年的1.73亿平方米增长到2014年的34.44亿平方米,CAGR达28.3%,高于房屋竣工面积复合增速(CAGR为12.8%)。石膏板产量与竣工面积呈较强相关性,2011年以前北新毛利率和建筑竣工面积相关度高,但自北新建材2011年市占率提升到50%后,在需求增速逐渐趋缓的情况下,毛利率整体实现稳中有升,且在2015和2018年两个相对需求低点,石膏板业务单平毛利依然平稳,体现公司周期性弱化。
北新建材:成本+渠道构建强护城河,产品结构升级持续
石膏板兼具工业品和消费品属性,北新建材通过抢占最优生产基地位置/自供部分护面纸/技术创新降低单耗等方式奠定强成本优势,“自建+收购”提升市占率;同时通过多品牌+区域定价战略:高端品牌价格基本稳定,保证利润,低端品牌价格定于小厂盈亏平衡线左右,从而抢占市场份额;加大新品研发,提升中高端品牌占比,从而提升综合单平净利,弱化公司周期性。若未来行业提标能够落实,将对提升公司市占率(产能利用率提升)及单平净利(同款产品厚板单位平米终端售价高约1元)有较大积极作用。
增长来源:增量渗透率提升、存量更新换代、海外突破、龙骨销售
我们认为北新未来存在四大增长来源:1)国内增量竣工面积随着装配式建筑渗透率提升,石膏板隔墙用量有望提升;2)存量石膏板翻新需求有望从2019年起迎来快速增长期;3)加大海外产能布局,集团渠道协同效应有望发挥;4)创新龙骨OEM经营模式,轻资产模式实现龙骨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公司石膏板业务IRR高,回收期短,自由现金流创造能力强,保守的DCF参数假设下(销量缓慢增长/不考虑品牌升级/产品提标等),计算悲观情景下北新建材每股价值为16.6元,奠定公司价值底。
风险提示:需求增长弱于预期,产能利用率下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