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短周期底部拐头机会渐增,待趋势明朗把握或更大,周期双底存不确定性宜防守待趋势-191021

《华泰证券-短周期底部拐头机会渐增,待趋势明朗把握或更大,周期双底存不确定性宜防守待趋势-191021(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短周期底部拐头机会渐增,待趋势明朗把握或更大,周期双底存不确定性宜防守待趋势-191021(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同比序列双底现象与周期规律,提示市场短线仍宜防守
2018年基钦周期拐头向下,引致全球风险资产下行,而当年四季度出现的上涨我们认为属于反弹而非反转,即2016年开始的一轮基钦周期在当时尚未结束。通过对全球主要市场股指历史规律研究,我们发现周期下行阶段出现的同比“双底部”并不罕见。同比序列出现“双底部”意味着第一个底部常常误判市场开始新一轮周期上行,而当市场存在第二个同比底部时,意味着虽然长线或渐转上行,但短线不确定性仍然较高。当前全球主要股指短周期已拐头上行,但存在“双底”风险,同时短周期上行初期往往市场动能较弱,建议四季度仍宜采行防守策略,待趋势明朗后机会更大。
当前全球市场三周期状态与2001-2002年类似,该状态易致周期拐点误判
基于1995年至今全球主要国家股指确定三周期强度比为1:0.74:0.43、噪声强度约为短周期强度2倍的参数组合,构造模拟序列统计“双底部”现象。发现股指短中周期底部叠加时,“双底部”出现概率较高。当前市场的三周期状态与2001-2002年高度相似:短中周期处于底部区域,长周期处零轴附近,该状态较易导致周期拐点误判。考虑到全球股指已于2018年12月出现一个阶段性底部且周期长度显著短于历史均值42个月,当前短周期虽已拐头上行,但仍需警惕类似2001-2002年的“双底部”风险。
三周期与噪声序列叠加导致实际基钦周期出现相对42个月的偏离
三周期叠加与噪声均会导致实际同比周期长度出现相对于42个月的偏离,且噪声是“双底部”现象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周期拐点的主要干扰因素。滤波提取周期序列,并将原始同比与三周期回归,发现全球主要股指三周期的平均强度比约为1.00:0.74:0.43。基于短周期序列和残差序列的相对强度,确定可能的噪声强度范围为短周期强度的1.7-4.0倍。采用白噪声、自相关噪声和SARIMA模型对噪声建模,根据不同模型参数组合生成模拟序列的周期长度均值、标准差和“双底部”现象比例,发现以AR(2)模型生成强度为2的噪声对实际市场模拟效果较好。
当前市场短中周期底部叠加易出现“双底部”现象,需警惕拐点误判风险
采用前述对实际市场拟合效果较好的最优参数组合,通过多次随机模拟实验构造不同周期相位组合叠加噪声的模拟序列,以考察“双底部”现象与周期状态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短中周期底部叠加时,股指更容易出现“双底部”现象。历史六轮周期的经验亦验证了这一发现。当前股指三周期状态与2001-2002年高度相似,中短双周期均处于底部区域,长周期处于零轴附近,根据历史经验和模拟实验结果我们判断当前时间点拐点误判风险较大,当前时间点虽长线上行但短线压力仍然不小。
风险提示:本文基于华泰金工周期系列研究对全球各类经济金融指标长达近百年样本的实证结果,确定周期长度。然而市场存在短期波动与政策冲击,就每轮周期而言,暂无法判断具体长度。历史规律存在失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