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华泰证券-港口行业信用深度报告:港口整合推进,关注信用投资机会-191114.pdf
大小:21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泰证券-港口行业信用深度报告:港口整合推进,关注信用投资机会-191114

华泰证券-港口行业信用深度报告:港口整合推进,关注信用投资机会-191114
文本预览:

《华泰证券-港口行业信用深度报告:港口整合推进,关注信用投资机会-191114(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港口行业信用深度报告:港口整合推进,关注信用投资机会-191114(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我国港口行业已形成沿海五大港口群,但是各区域港口投资过剩压力偏大。随着各区域港口整合推进,域内港口集中度提高,主体规模扩大、业务竞争力增强改善经营基本面,长期看将助力信用资质改善,存在一定预期差机会。我们主要关注“公转铁”等政策的短期影响及各省区港口整合政策推进落地情况,建议关注腹地经济、规模及区域竞争力、货种等业务指标,以及盈利稳定性、经营偿债能力及再融资能力等财务指标,大型港口有望获得持续更大支持,部分主体债券价值或被低估,后续政策推进程度不一可能会使港口资质分化,存在一定信用价值挖掘空间。
  港口行业整合推进利好长期经营改善
  我国港口行业发展成熟,基本稳固为五大港口群格局,但是此前数年港口行业投资激进,当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期,宏观经济增速下行,港口区域供给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且受腹地产业政策变更影响较大。近年港口整合得到推进,长期看有助于减轻港口间竞争压力,有望提高港口企业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此外通过省级层面政策协调规划,也有助于减少过度投资和提高港口融资周转能力。
  业务方面主要关注腹地经济、规模及区域竞争力和货种结构
  我国港口企业货物吞吐严重依赖腹地经济及工业企业生产能力。腹地经济总量及增速情况,很大程度决定了区域港口吞吐规模及持续发展能力。港口初始固定资本支出巨大,实现盈利需要规模效益基础,且大型港口主体对区域内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强,市场占有率较高,对所在地的系统重要性更强,也有望获得更多外部支持。此外,货种结构及内外贸差异也是影响港口业务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财务方面主要关注利润结构及稳定性、经营偿债能力及融资成本变动
  盈利能力方面,考虑港口企业多存在贸易、物流等低毛利业务,关注非贸易业务盈利能力及资产盈利能力,对股权资产较多的主体仍需关注利润稳定性情况。考虑港口资产结构以非流动资产为主,负债率大多较高但是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偿债能力方面建议更多关注相关经营偿债指标,对资质偏弱、投资偏激进港口的后续资本支出和债务压力需加以更多关注。
  港口发债主体仍存在一定信用价值挖掘空间
  债券投资方面,我们认为国有港口对区域基建项目承接、经济发展支持有较重要作用,随着区域港口整合持续推进,大型地方大型港口有望获得持续更大支持,部分存量主体债券价值或被低估,后续政策推进程度不一可能会使各区域港口资质有所分化,存在一定信用价值挖掘空间。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风险;对外贸易超预期恶化风险;流动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