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2021年10月投资策略:增配大消费医疗服务,优化周期科技配置-210930

《国融证券-2021年10月投资策略:增配大消费医疗服务,优化周期科技配置-21093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2021年10月投资策略:增配大消费医疗服务,优化周期科技配置-210930(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行情回顾与前瞻9月1日至9月29日,A股指数多数下跌,仅沪深300出现上涨。 9月我们行业配置组合收益率为-1.23%,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 截止9月29日,上证综指下跌0.22%,深证成指下跌1.74%,创业板指下跌1.21%,沪深300上涨0.59%,中小板指下跌2.46%。 主要是报告期内行情发生了较大的分化,受到全国各地能耗双控的严格限产,多个地方直接拉闸限电,多家企业限产停产,各种周期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催化了周期板块的一波行情,但中下游行业表现就较为疲软,之后周期行业由涨转跌,市场比较担心产量的大幅减少,会影响周期板块Q3,Q4的盈利情况。 9月我们行业配置组合收益率为-1.23%,跑输上证指数和沪深300。 仔细拆分来看,医疗服务、白酒、证券行业超额收益较为显著,指数涨幅分别为1.53%、0.35%、0.27%,行业优选效果显著,而光伏、工业自动化、军工等行业指数收益不及预期,今年我们的组合收益率为42.55%,相比沪深300超额收益高达48.83%。 10月行业配置偏向消费医药,增配白酒、医疗服务、快递、速冻食品,优化科技和周期的配置。 整体来看,市场偏好不足,但我们认为A股并无系统性风险,市场维持震荡格局,结构性机会仍有。 建议在市场和政策方向明确前,继续找寻业绩确定性高的板块,风格上成长价值兼顾,均衡配置。 白酒终端需求平稳,中秋动销稳健,头部和次高端白酒企业全年回款任务接近完成,中长期配置价值突出,予以增配。 由于医疗服务基本面优秀,受政策扰动较小,医药行业整体估值压力较小,本期增加对医疗服务的配置。 电动车和新能源景气度保持高企,继续看好四季度相关板块的表现。 半导体景气度开始分化,本期我们优化了半导体行业的配置,消费电子悲观预期已经充分释放,四季度是消费电子传统旺季,新机上市,景气度边际向好,估值性价比渐具配置优势,本期对消费电子予以增配,半导体板块持谨慎观点。 行业最新动态/观点电新行业:电动车8月销量逆势增长,光伏海内外景气度超预期8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大增,超出市场预期,整体来看,自主品牌和电动车新势力销量比较好,合资厂受芯片影响比较大。 8月磷酸铁锂装机量为7.2GWh,占比57%,三元装机5.3GWh,占比43%,这是连续第二个月铁锂装机量超过三元,铁锂产业链维持高景气度。 8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GW,环比+15.5%,1-8月累计光伏装机为21.7GW,同比+35%,其中纳入2021年国家财政补贴规模户用光伏项目9.5GW,同比+139%,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8月组件出口9.1GW,环比+15.3%,1-8月累计出口61.2GW,同比+22%,待到2022年硅料产能逐步释放,价格开始回落,海外装机有望继续超预期,建议关注新能源板块的配置机会。 周期行业:受到能耗双控影响,板块先涨后跌周期行业主要受到国内能耗双控的影响,全国出现了明显的限电限煤情形,多个行业都出现了限产情况,供给保持紧张的局面。 当前限电限产主要集中在有色、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有色中电解铝预计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预警的9省份产能占了27%,目前火电铝供给高达80%,限电对行业冲击很大;钢铁产量受到能源双控+产量压减双重压制,预计下滑较大,8月以来钢铁产量持续下行,预警的9省份粗钢产量占了53%,逐步落实减产预计对行业影响较大;化工,目前多种化工品价格持续上涨,但普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建材:主要影响的是水泥行业,目前16个省份都针对水泥进行了限产,一些省份水泥累计提价已经达到150元以上,水泥行业限产力度有望超出市场预期。 在周期行业中,煤炭是最为确定的方向,动力煤库存还在低位,供暖季即将启动,不管是进口还是增产短时间内都很难弥补这个供需缺口,建议可以继续关注市场煤占比高的煤炭企业,Q3,Q4净利润有望超预期。 TMT:电子景气度开始分化,计算机行业持续向好,建议关注三季报业绩高确定性赛道龙头。 半导体行业高位回调后已部分消化短期过快涨幅,行业高景气度背景下,可关注三季报结构性行情。 消费电子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对比已渐具估值优势,在iPhone新机火爆带动下,行业或保持复苏态势,同时,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增长较快,VR产品有望成为继TWS耳机后的下一个爆品。 华为鸿蒙、智能汽车、信息安全、云计算等细分领域确定性较高,建议持续关注高景气度板块下业绩确定性强的优质标的。 医药行业:板块政策悲观预期改善,关注三季报前后医药龙头估值切换。 9月14日,全国关节耗材集采落地,整体上从降价幅度和国产中标数量看,集采结果略好于预期,政策悲观预期在边际改善。 同时叠加估值已回调至合理区间,医药板块进入中长期配置区域。 1.从估值看,医药整体估值33.5倍,低于历史平均估值37.4倍。 其中,CXO估值101倍,估值处中位偏上;生物制品估值41.5倍,位于历史33.4%;医疗器械25.3倍,仍处历史低区。 整体看,医药估值已趋合理。 2.从资金偏好看,部分热点板块配置已拥挤,推升估值较高,医药相对出现性价比优势。 3.从基本面看,三季报预告即将发布,预估除化药龙头Q3增速或放缓外,其余龙头增速尚可。 中长期集采常态化下,医疗服务和器械创新仍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适当关注。 大消费行业:政策冲击下板块走低,后续期待政策落地后配置价值回归。 9月受洪灾和疫情反复影响,消费需求有所抑制,月末受益于双节效应,消费板块有所反弹。 消费板块核心资产具备强品牌壁垒以及较高的消费者认知度,业绩增长稳定。 政策冲击下的市场情绪低迷,是长线资金入场布局的良机。 白酒板块保持稳健,经调整后目前估值已达合理区间,长周期逻辑不变,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 当前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已基本回落至合理位置,判断板块配置风口将在政策扰动落地、消费表现复苏的时点到来,后续关注消费需求改善、疫情控制以及政策落地。 建议关注目前估值回调到位且品牌壁垒强势的白酒、白电板块核心资产,以及受益于疫情控制带来的餐饮旅游等板块配置机会。 大金融行业: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长期配置价值优异。 近期恒大债务风险问题持续发酵,导致市场对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集中释放比较担心。 市场悲观情绪快速传染,市场担心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集中出现问题,由此引发银行体系大规模坏账风险。 若政策能切断风险向实体经济蔓延,则银行资产质量可控。 保险方面,受疫情和高基数影响,上市险企保费数据仍未显现复苏信号,且近期地产投资的不确定性也对行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板块投资周期或将进一步拉长。 整体来看,资本市场改革红利有望延续,市场高交易活跃度为券商下半年业绩优秀表现奠定基础,大财富管理仍是最优主线,建议把握资本市场改革+高交易活跃度+大财富管理发展逻辑下的板块机会。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国内货币政策收紧;国内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终端需求大幅不及预期;疫情二度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