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市场点睛:破发、破净、破面值,A 股正在自我革命-191126

《上海证券-市场点睛:破发、破净、破面值,A 股正在自我革命-19112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市场点睛:破发、破净、破面值,A 股正在自我革命-19112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冷热”交替,逐级防御
近期A股市场下探至年线附近小幅回升,周期品种钢、煤、色、泥与科技、消费、医药呈现此消彼长态势,两者一为2019年冷门品种,一为2019年炙手可热品种,两者之间的交互涨跌显现了A股四季度年尾的独特特征,存量博弈格局下,部分机构投资者为锁定年度收益,从获利较丰的品种抛售入手,并配置低估值安全边际较高品种,由于部分周期性、公用事业类品种的估值已经处于2450点一线,故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可见年尾机构执行的是偏防御战术。这也导致市场四季度以来两度反击无果,其后逐级后撤的基本态势,此前我们预计市场围绕年线和2900点防御的态势或将延续。
破发、破净新现象的启示
近期市场还呈现了一些新现象。周二首日新股上市的浙商银行,瞬间破发,虽后虽有拉高,但一直于发行价附近徘徊,成为今年最快破发品种。进入2019年下半年后,新股生态正在发生变化,A股市场“新股”破发案例频频出现。今年上市的173只新股中有11只已破发,科创板8月开板以来,已有6家公司破发,A股主板破发有5家公司。浙商银行新股被弃购,和前期上市的渝农商行破发相关,渝农商行第10个交易日破发。11月19日,浙商银行公布发行结果,0.69%的中签率,网上、网下投资者弃购金额合计达6628余万元。此外近期银行板块受基本面影响,估值进一步回落,与破发也间接关联。从一系列的破发来看,受到市场弱势格局、发行方式变化(科创板的注册制)、市场结构分化(板块分化、龙头和劣质公司分化)、供应加大担忧等各方面因素共振影响,新股破发成为新现象。
同时,近期也有一个数据引发关注,A股近400家公司破净。截至目前,沪深两市破净的个股达到381只,占A股总数量的10.68%。其中银行板块是破净“重灾区”,板块内23家公司破净,占比超过一半。行业方面,因为监管通过MLF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短期银行负债端成本难以下行,净息差预期收窄,同时经济低迷引发资产质量下降忧虑。破净的其他主要板块为地产、钢铁和煤炭,其与行业产能过剩、行业调控方向等密切相关。虽然近期呈现一定的强力反击,但是基本面属性看,股价难以走得较高、较远。
外资流入达阶段性巅峰?
周二是A股年内最后一次纳入MSCI比例大幅提升之日,近期北向资金独自净流入A股,周二更是放量达到两百亿以上,但对A股始终没有根本性提振作用,究其原因,内资合力形成与外资反其道而行之的动作,且合力作用大于阶段性外资流入动量。如果周二外资流入基本完成,那么外资买力逐步减弱的年尾市场压力将可能更为严峻。
破净、破发、破面值―A股正在自我革命
总体而言,在A股历史上,破发、破净比例,甚至是破面值情况一直被认为市场底部特征的信号,但资本市场变化也在与时俱进,这些“老皇历”还有效吗?破发、破净、破面值更可以理解为市场上述诸多因素之共振。此外,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改革展开,旨在打造一个高质量上市公司集聚之场所,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质量提升指导意见”将是A股未来大发展方向,新阶段的资本市场将回归本源,为有价值的实体经济和新经济提供“子弹”,对没有价值的公司将无情唾弃。而破发、破净、面值以下退市无疑就是是回归本源的常态,反映市场愿意为何种公司“买单”,不愿为何种公司“付费”。所以,以此为经验值判断市场底部已不科学。破发、破净、退市正是市场分化格局下的真实写照,不佳的行业、公司也在分层,如不努力向上,将被市场无情抛弃,甚至退市。当然不是指破净、破发的都是无良公司,其中的优质公司仍有待未来自身的努力和重新被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