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医疗服务行业周报:美“未经核实名单”实质影响有限,不改长期发展趋势-220214

《湘财证券-医疗服务行业周报:美“未经核实名单”实质影响有限,不改长期发展趋势-220214(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财证券-医疗服务行业周报:美“未经核实名单”实质影响有限,不改长期发展趋势-220214(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医疗服务II下跌11.10%,跌幅较大上周医药生物报收9419.72点,下降2.73%,涨幅排名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30位,排名靠后。 沪深300下跌2.73%,医药跑输沪深300指数3.56%;医疗服务II报收8526.48点,下跌11.10%;中药II报收7269.23,下跌0.17%;化学制药报收10669.73点,下跌0.68%;生物制品Ⅱ报收10454.92点,上涨2.17%;医药商业Ⅱ报收5799.88点,上涨1.35%;医疗器械Ⅱ报收8436.04点,下跌2.76%;从涨跌特点上来看,生物制品及医药商业表现较强,医疗服务受美“未经证实名单”影响跌幅较大。 医疗服务PE(ttm)环比下降5.75X,PB(lf)环比下降0.68X当前医疗服务板块PE为50.08X,近一年PE最大值为182.68X,最小值为51.56X;当前PB为6.43X,近一年PB最大值为14.25X,最小值为6.43X。 医疗服务板块PE环比下降5.75X,PB环比下降0.68X,医疗服务板块PE、PB处于近一年底部水平。 医疗服务板块相对于沪深300估值溢价率274.79%。 虽然静态来看医疗服务板块估值仍较高,但考虑到专科医院及CXO产业相关公司业绩增速较高,行业发展趋势较好且政策免疫,目前估值已较为合理。 重要资讯美“未经证实名单”新增33家中国实体企业,药明生物和药明生物(上海)在列2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挂网公开了更新的“未经证实名单(UnverifiedList,简称UVL)”。 这份名单新增了33家中国实体企业,药明生物和药明生物(上海)赫然在列,事实上,实体清单与UVL清单有很大差异。 对此,药明生物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UVL清单并非为人熟知的“实体清单”或是“黑名单”。 药明生物高管重申了被列入UVL清单主要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阻断例行检查,并表示公司的美国律师团队正在紧急作业,准备与美国商务部谈判,争取从名单中被移除。 本周观点美国商业部工业安全局(BIS)做出最终裁定,宣布将33家我国实体列入“未经核实名单”。 列入清单系因BIS无法通过对相关实体进行“最终用途核查”(EUC)(即受限物项的最终用途、用户依美国出口管制法应具备的合法性、可靠性)。 药明生物下属2个法律实体,即WuXiBiologicsCo.,Ltd.(无锡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WuXiBiologics(Shanghai)Co.,Ltd.(上海药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本次被列入UVL。 2月8日,药明生物第一时间发布声明:(1)无锡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一直在进口生物反应器的某些硬件控制器和某些中空纤维过滤器,这些产品受美国出口管制,但在过去10年中获得了商务部的批准。 公司遵守美国所有的出口管制条例,不会将这些物品再出口或转售给任何其他实体。 商务部有一个例行程序,在现场核实这些物品的正确使用(即自用,不得转售)。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进程在过去两年中没有完成。 (2)“未核实名单”不是美国更广为人知的“实体名单”或“黑名单”。 (3)对公司的业务或对全球合作伙伴的持续服务没有影响。 对公司的进口影响非常小,因为在上海和无锡的设施建设后,不需要此类设备。 (4)公司欢迎美在任何时候进行检查,以便从清单中清除。 公司还在采取临时措施,在检查前将这些子公司从名单中删除。 从药明生物声明及公开信息分析来看,本次药明生物被列入的UVL也并非市场熟知的实体清单,主要系疫情阻隔,美国商务部无法现场核查药明生物所采购的受管制的某些硬件控制器和某些中空纤维过滤器是否流入其他组织机构。 而且被列入UVL的公司可通过提交担保材料、接受现场核查等争取从名单中移出,药明生物有望采取积极措施尽快移出UVL。 对整个CXO产业影响来看,我们认为国内CXO企业已成为美国新药研发产业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有利于加快美国龙头药企的新药研发及商业化进程。 健康产业造福全人类,因此相关公司受美国制裁的可能性不高,药明生物被列入“未经核实名单”的问题有望尽快得到解决,不改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不过从市场反应也可以看出投资者对医药生物上游产业自主可控的担忧,预计长期有利于医疗服务板块上游科研试剂服务领域的国产替代的加速。 在板块布局上,我们维持对医疗服务行业“增持”评级,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中国优势的板块调整下带来的布局机会,坚持“政策免疫”及“创新”的选股思路。 建议关注:(1)创新药卖水人“CXO”产业链公司。 (2)民营专科医疗服务相关公司。 (3)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 风险提示(1)政策变动不确定性;(2)创新药研发投入不及预期;(3)行业及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