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华锐精密-688059-21年业绩符合预期,量价提升逻辑持续兑现-220115

文本预览:
华锐精密(688059)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57 亿元到 1.67 亿元,同比增加 6799.51 万元到7799.51 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7 亿元到 1.57 亿元,同比增加 5866.51 万元到 6866.51 万元。 分析判断: 多方因素助力公司业绩增长。1)随着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及销售渠道不断完善,产品销量增加,有力推动收入的增长。2)部分欧美、日韩高端数控刀片进口业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受到阻碍,终端用户选择国产刀片的意愿不断提高,促进了公司收入的增长。3)2021 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为 900 万元到 1100 万元之间,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 新增产能有望在 22 年逐步释放,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预计持续提升。公司 IPO 募投项目预计 2022 年下半年到2023 年逐渐释放产能,届时公司将新增硬质合金数控刀片 3000 万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 500 万片及硬质合金整体刀具 200 万支的产能。同时,公司拟发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达产(预计 2023-2024 年)后预计可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 4.08 亿元,净利润 1.15 亿元。公司通过积极扩大产能+品类,高产品附加值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进口替代加速叠加集中度提升,公司业绩持续受益。全球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国内刀具消费规模在 400 亿元左右,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叠加新冠疫情对海外刀具厂商的冲击,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对刀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技术落后的厂商将逐渐被淘汰,市场集中度预计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进口替代和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维持前序业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 4.78/6.70/8.82 亿元,同比增速 53.2%/40.0%/31.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1/2.24/3.0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3.67/5.09/6.84 元,对应 2022 年 1 月 14 日 150.38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41/30/22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华西证券-华锐精密-688059-21年业绩符合预期,量价提升逻辑持续兑现-2201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华锐精密-688059-21年业绩符合预期,量价提升逻辑持续兑现-2201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21年业绩符合预期,量价提升逻辑持续兑现》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华锐精密(688059)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 2021 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57 亿元到 1.67 亿元,同比增加 6799.51 万元到7799.51 万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47 亿元到 1.57 亿元,同比增加 5866.51 万元到 6866.51 万元。 分析判断: 多方因素助力公司业绩增长。1)随着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产能逐步释放及销售渠道不断完善,产品销量增加,有力推动收入的增长。2)部分欧美、日韩高端数控刀片进口业务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受到阻碍,终端用户选择国产刀片的意愿不断提高,促进了公司收入的增长。3)2021 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额为 900 万元到 1100 万元之间,主要系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 新增产能有望在 22 年逐步释放,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预计持续提升。公司 IPO 募投项目预计 2022 年下半年到2023 年逐渐释放产能,届时公司将新增硬质合金数控刀片 3000 万片、金属陶瓷数控刀片 500 万片及硬质合金整体刀具 200 万支的产能。同时,公司拟发可转债募集资金,用于精密数控刀体生产线建设项目、高效钻削刀具生产线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达产(预计 2023-2024 年)后预计可实现年平均营业收入 4.08 亿元,净利润 1.15 亿元。公司通过积极扩大产能+品类,高产品附加值产品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受益于进口替代加速叠加集中度提升,公司业绩持续受益。全球刀具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美元,国内刀具消费规模在 400 亿元左右,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我国技术的进步叠加新冠疫情对海外刀具厂商的冲击,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对刀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技术落后的厂商将逐渐被淘汰,市场集中度预计将会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进口替代和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有望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维持前序业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 年收入分别为 4.78/6.70/8.82 亿元,同比增速 53.2%/40.0%/31.8%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1/2.24/3.01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3.67/5.09/6.84 元,对应 2022 年 1 月 14 日 150.38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41/30/22 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