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城投热议-一-:【华西固收】绿色债是下一个机会吗?-220124

文本预览:
事件:发改委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1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鼓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并明确指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在当前债券发审政策趋紧、债市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绿债能否成为城投进行债券融资的突破口?又能否成为投资者进行品种择券的有效选择? 存量地方国企绿债有何特点?——存量规模 7160 亿元,以沿海发达地区/城投/企业债/为主由于民企和央企绿债的收益呈现两极化,而且定价方式与该债券是否为绿色债相关性较低,本文将仅探讨地方国有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下称“国企绿债”。截至 2022 年 1 月 11 日,存量国企绿色债券共计 922 只,发行额合计7372 亿元,存量余额 7160 亿元。 国企绿债以什么类型为主?——企业债占比超四成 国企绿债以企业债为主,占比(按发行额计算占比,下同)为 42%、公司债、协会债、金融债占比分别为 19%、18%、15%,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仅为 6%。 国企绿债的主要发行场所?——银行间约占六成 银行间市场国企绿债共计 400 只,发行额为 4281 亿元,占比为 58%,且包含多只发行额超过 40 亿元的绿色债券;交易所市场国企绿债共 522 只,发行额为 3091 亿元,占比为 42%。 哪类国企发行绿色债较多?——城投约占七成。 国企绿债的发行人多为城投平台,城投绿债占比高达 73%,地方金融机构绿债占比约为 17%,而地方产业国企绿债占比仅为 10%。相较于其他两类发行主体,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加紧密,城投绿债项目的准公益性特征更加突出。 哪些区域发行绿债较多?——以沿海发达省份为主 国企绿债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16%)、江苏省(15%)、湖北省(10%)和浙江省(9%),其余省份单省占比不超过 6%且分布较为零散。 从各省城投绿债比例来看(=该省城投绿债余额/城投债余额),江浙等城投大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广东省 14.8%、湖北省 9.6%、辽宁省 7.6%位居前三;近年来城投债规模增速较高的江西省以 5.0%位居第五;市场认可度偏低的贵州和云南两省比率接近 4%;城投存量债规模大省浙江、山东、江苏比例分别为 3 .3 % 、2 .7 % 、2.7%;共有六个省市暂无城投绿色债。 绿债有何优势?——发行人的融资绿色通道、投资者的品种择券机会 从融资渠道的角度来看,绿债主体在债券和贷款两端均有望享受融资便利性在城投债发行端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是当前为数不多的政策鼓励品种。已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具备相关产业基础和项目储备,未来继续发行绿债、乃至获取绿色贷款的难度或许相对更低。 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国企绿债换手率较非绿债低 35% 2021 年国企绿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0.84 倍,地方国企非绿色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1.30 倍,整体来看绿债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性劣势。分是否城投来看,城投绿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0.80 倍,低于城投非绿债的 1.14 倍;非城投绿债换手率为 0.92 倍,低于非城投非绿债的 1.45 倍。2021 年国企绿债在二级市场共成交 5401 亿元,占全部地方国企债券成交量的 1.5%。未来随着更多支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更多市场化机构的参与,绿债的流动性或将逐步改善。 从收益的角度看,AAA 绿债多数期限有溢价,AA+绿债溢价较为充分 绿色债券的外部债项评级(部分缺失债项评级的债券以主体评级替代)主要集中在 AAA 和 AA+之间,规模占比分别为 68%和 22%。对比存量国企绿债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期限的中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AAA 国企绿债短端平均收益率高于城投债平均水平,长端个别期限略低于城投平均水平,或与样本数量有关;AA+国企绿债的平均收益率则在各期限均高于同期限的 AA+城投债平均收益率,绿债的配置价值较为突出。 投资建议:绿债流动性略差但信用溢价显著,建议优选绿色城投企业债对于城投平台,绿色债券、绿色贷款是 2022 年重要的政策鼓励融资渠道,具备相关产业基础和项目储备的平台有望享受融资便利。因此从负债端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已成功发行绿债的主体或许具备一定优势。对于投资者,当前债市体现较强的结构性资产荒特征,好区域城投下沉、金融次级债等信用策略的有效性逐步降低,绿色债有望成为下一个品种策略机会。 由于民企、央企信用债的定价与其是否为绿债的关联度较低,地方国企绿色债是绿债策略的主要投资范围。基于存量国企绿色债的结构(以城投债为主,企业债占比较高),以及发改委相对于交易所、交易商协会的特殊性,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绿色城投企业债的投资机会。 数据说明:本数据库对城投主体的判定依据 3506 家 HX 城投名单。 更新时间: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 11 日 风险提示:绿色债券发审政策变动;w ind 债券发行明细提取与实际发行存在误差。
展开>>
收起<<
《华西证券-城投热议-一-:【华西固收】绿色债是下一个机会吗?-22012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城投热议-一-:【华西固收】绿色债是下一个机会吗?-220124(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城投热议(一):【华西固收】绿色债是下一个机会吗?》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发改委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1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稳步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鼓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并明确指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在当前债券发审政策趋紧、债市结构性资产荒的背景下,绿债能否成为城投进行债券融资的突破口?又能否成为投资者进行品种择券的有效选择? 存量地方国企绿债有何特点?——存量规模 7160 亿元,以沿海发达地区/城投/企业债/为主由于民企和央企绿债的收益呈现两极化,而且定价方式与该债券是否为绿色债相关性较低,本文将仅探讨地方国有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下称“国企绿债”。截至 2022 年 1 月 11 日,存量国企绿色债券共计 922 只,发行额合计7372 亿元,存量余额 7160 亿元。 国企绿债以什么类型为主?——企业债占比超四成 国企绿债以企业债为主,占比(按发行额计算占比,下同)为 42%、公司债、协会债、金融债占比分别为 19%、18%、15%,而资产支持证券占比仅为 6%。 国企绿债的主要发行场所?——银行间约占六成 银行间市场国企绿债共计 400 只,发行额为 4281 亿元,占比为 58%,且包含多只发行额超过 40 亿元的绿色债券;交易所市场国企绿债共 522 只,发行额为 3091 亿元,占比为 42%。 哪类国企发行绿色债较多?——城投约占七成。 国企绿债的发行人多为城投平台,城投绿债占比高达 73%,地方金融机构绿债占比约为 17%,而地方产业国企绿债占比仅为 10%。相较于其他两类发行主体,城投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更加紧密,城投绿债项目的准公益性特征更加突出。 哪些区域发行绿债较多?——以沿海发达省份为主 国企绿债发行人主要集中在广东省(16%)、江苏省(15%)、湖北省(10%)和浙江省(9%),其余省份单省占比不超过 6%且分布较为零散。 从各省城投绿债比例来看(=该省城投绿债余额/城投债余额),江浙等城投大省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广东省 14.8%、湖北省 9.6%、辽宁省 7.6%位居前三;近年来城投债规模增速较高的江西省以 5.0%位居第五;市场认可度偏低的贵州和云南两省比率接近 4%;城投存量债规模大省浙江、山东、江苏比例分别为 3 .3 % 、2 .7 % 、2.7%;共有六个省市暂无城投绿色债。 绿债有何优势?——发行人的融资绿色通道、投资者的品种择券机会 从融资渠道的角度来看,绿债主体在债券和贷款两端均有望享受融资便利性在城投债发行端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是当前为数不多的政策鼓励品种。已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主体具备相关产业基础和项目储备,未来继续发行绿债、乃至获取绿色贷款的难度或许相对更低。 从流动性的角度看,国企绿债换手率较非绿债低 35% 2021 年国企绿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0.84 倍,地方国企非绿色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1.30 倍,整体来看绿债存在较为明显的流动性劣势。分是否城投来看,城投绿债的平均换手率为 0.80 倍,低于城投非绿债的 1.14 倍;非城投绿债换手率为 0.92 倍,低于非城投非绿债的 1.45 倍。2021 年国企绿债在二级市场共成交 5401 亿元,占全部地方国企债券成交量的 1.5%。未来随着更多支持政策的落地以及更多市场化机构的参与,绿债的流动性或将逐步改善。 从收益的角度看,AAA 绿债多数期限有溢价,AA+绿债溢价较为充分 绿色债券的外部债项评级(部分缺失债项评级的债券以主体评级替代)主要集中在 AAA 和 AA+之间,规模占比分别为 68%和 22%。对比存量国企绿债的平均收益率与同期限的中债城投债到期收益率:AAA 国企绿债短端平均收益率高于城投债平均水平,长端个别期限略低于城投平均水平,或与样本数量有关;AA+国企绿债的平均收益率则在各期限均高于同期限的 AA+城投债平均收益率,绿债的配置价值较为突出。 投资建议:绿债流动性略差但信用溢价显著,建议优选绿色城投企业债对于城投平台,绿色债券、绿色贷款是 2022 年重要的政策鼓励融资渠道,具备相关产业基础和项目储备的平台有望享受融资便利。因此从负债端稳定性的角度来看,已成功发行绿债的主体或许具备一定优势。对于投资者,当前债市体现较强的结构性资产荒特征,好区域城投下沉、金融次级债等信用策略的有效性逐步降低,绿色债有望成为下一个品种策略机会。 由于民企、央企信用债的定价与其是否为绿债的关联度较低,地方国企绿色债是绿债策略的主要投资范围。基于存量国企绿色债的结构(以城投债为主,企业债占比较高),以及发改委相对于交易所、交易商协会的特殊性,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绿色城投企业债的投资机会。 数据说明:本数据库对城投主体的判定依据 3506 家 HX 城投名单。 更新时间:数据截至 2022 年 1 月 11 日 风险提示:绿色债券发审政策变动;w ind 债券发行明细提取与实际发行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