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寿险投资观察一:为什么要用寿险获取超额收益-220123

《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寿险投资观察一:为什么要用寿险获取超额收益-220123(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寿险投资观察一:为什么要用寿险获取超额收益-220123(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调高行业评级至“超配”,降息稳增长下寿险有超额收益的逻辑(1)首先,一般而言,降息对于寿险是利好。 央行降息,下调的是货币市场的短期利率,以推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长期利率是会提升的。 谁能赚长期利率提升的钱?寿险企业!(2)同时,经济增长,资产质量会改善。 寿险企业拿了很多房地产资产,2021年恰是房地产资产风险的高点。 如果房地产资产质量会改善,最受益的行业里,寿险也会排到前几名。 所以,我们认为只要降息降准,随着未来经济持续修复,寿险行业就会有超额收益。 基于以上简洁逻辑,我们调高行业评级至“超配”。 回顾2017年:经济向上,货币向下,寿险胜算大(1)受益于2016年及之前中国央行的持续降息及其他驱动因素,2017年中国经济保持强劲增长的态势,但在2017年中国和美国一同加息,货币整体是收紧的。 在此背景下,寿险股价的表现一骑绝尘,例如A股中国平安全年的涨幅为114%。 (2)与2017年不同的是,2022年美国即将收紧货币政策,控制杠杆,而中国正在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始加杠杆,且稳经济增长的措施力度可能要远超2017年。 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有望向上,而后期货币政策或受美元加息的影响,逐步收紧,重复2017年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用寿险获取超额收益的胜算更大。 展望2022年:竞争格局应当稳定,成长性估值有望修复互联网保险新政发酵下,重疾险市场正在发生变化:(1)各公司重疾险产品的条款越来越相似,当前的创新空间有限;(2)价格越来越接近,恶性竞争行为正在减少;(3)新的偿付规则下,中小寿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堪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金。 近期保险行业的政策基调都是试图稳定行业环境,遏制恶性竞争的倾向。 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保险行业的竞争格局应当逐步稳定,大型寿险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稳定。 投资建议:首推中国平安,3月前目标价62元去年经济受疫情冲击,导致寿险新单下滑,代理人渠道受挫,股价下行。 而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即将在跨周期调节下企稳,寿险企业获得相对收益的赢面较大。 同时,下半年,市场格局或更加稳定,龙头仍有长期的配置价值。 鉴于中国平安成熟的代理人渠道和较高的重疾险市场份额等特点,我们首推中国平安,3月前A股目标价为62元。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出现或内部政策收紧提前,降低GDP预期目标。